文章

【前沿∙核安全文化】以核安全文化引领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 ...

发布时间:2015-5-13 16:14    来自: 环境保护



八大特性的突出亮点

《声明》创造性地提出了要“营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和“创造和谐的公共关系”两个新的亮点。

营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声明》提出的“营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包括设置适当的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提供便利的基础设施和硬件条件,建立公开公正的激励和员工晋升机制;加强沟通交流,客观公正地解决冲突矛盾,营造相互尊重、高度信任、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这一条既吸收了国际组织和其他有核国家的核安全文化培育经验,也考虑了我国核行业核安全文化建设的良好实践。

培育核安全文化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核安全,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其直接目标是促进行业从业者自觉维护核安全主观意识的养成。核安全文化与其所处的环境和氛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营造适宜的工作环境与培育良好的核安全文化体现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有人讲,保障核安全是国家、核领域的大事,而工作环境的优劣相对而言是小事,两者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其实,这里的“大事”和“小事”是相对的,自觉维护核安全的意识是形成良好核安全文化的关键,而这一意识的养成对从业人员来说不一定会被当作“大事”来对待,与之相对的“工作时间”、“激励机制”、“工作条件”、“工作氛围”等内容却是绝对的“大事”,有了这些物质层面的保障,也就有了适宜的工作环境,培养安全意识,形成好的核安全文化就有了前提和基础,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维护安全职责的意识就会“水到渠成”。因此,营造适宜的工作环境是塑造良好核安全文化的前提和基础。

构建和谐的公共关系。核安全文化倡导的“和谐的公共关系”就是推行和建立核安全文化的组织中,各种核安全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全体成员处于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和谐相处、自觉维护核安全的状态。向外拓展的话,就是确保组织与外在社会环境、地域环境协调发展,组织内部层级之间、个人之间和谐运行,组织个人与个人环境、私人关系的和谐共处等。和谐的公共关系要求,各相关组织要妥善对待和处理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也要做到把核安全的信息、要求、状态向公众传播和解释,还要把公众的核安全要求和信息向组织内进行传播和解释,使之互相适应,互利双赢,达到和谐。

核安全文化中和谐的公共关系,政策解读也包括公众的理解、支持和接受,以科学的态度、理性的思维、客观公正的角度对待核安全与核风险,在全社会广泛普及核与辐射安全知识,传播核安全文化,培育发展公众的核安全文化,为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营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和“创建和谐的公共关系”两个方面都要求建立与核安全文化相适应的、共同发展的、互相影响的环境因素和公共关系因素。这些因素将影响组织的核安全状态和核安全氛围,同时这些因素也将受到组织核安全状态和氛围的反作用。适宜的环境、和谐的关系将会促使核安全文化和核安全状态水平的保持和提高。

全行业核安全文化建设的要求

从业人员

从业人员要对自身严格要求,养成一丝不苟的良好工作习惯和质疑的工作态度,避免任何自满情绪,树立知责任、负责任的责任意识,形成学法、知法、守法的法治观念,持续提升个人的核安全文化素养。“从业人员”的用人单位要在单位内部营造良好的核安全文化氛围,将核安全文化素养作为从业人员招聘时的资格要求,并尽可能量化该要求中的具体指标,定期评价从业人员的核安全文化表现,并将其作为该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之一。

 


上一篇:赵成昆:安全法规体系保障核能安全发展(上)下一篇:国家安全法首次阐述核政策

推荐阅读
中核二三领导班子调整
中核二三领导班子调整
8月22日,中核二三召开干部任职宣布大会,公司党委书
辛安核电项目有进展
辛安核电项目有进展
8月15日,烟台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山东海阳辛安核电
定了!中国华能迎新任总经理!
定了!中国华能迎新任总经理!
2024年8月19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拉动千亿级投资!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拉
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
中核集团人事密集调整!涉及江苏核电等!
中核集团人事密集调整!涉及江苏核电等!
宋克祥任中核医疗产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中广核新能源江西分公司原总经理邓东被查!
中广核新能源江西分公司原总经理邓东被查!
8月12日,“廉洁南昌”发布消息称,中国广核新能源控
精彩图片
  • 中核二三领导班子调整
  • 辛安核电项目有进展
  • 定了!中国华能迎新任总经理!
  •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拉动千亿级投资!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