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与核技术利用单位 “核能与核技术利用单位要做出承诺”是指企业要形成制度保证,而不仅仅是口号。“构建企业自身的核安全文化保障机构,保证安全,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是指企业应建立有关“核安全文化”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和分工;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有关核安全文化的体系文件,要求所有人员遵守该体系文件中的相关规定;应建立有效的记录制度,要求所有人员在从事核安全文化相关工作时留有足够的客观证据;应识别与核安全文化相关的关键事项,由有资格的、经过授权的合格人员予以验证。 “对核安全文化的培育和实践加大资源投入力度”的规定实际上是对企业的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提出的要求,因为管理者负责提供资源。“定期对本单位的核安全文化培育状况、工作进展及安全绩效进行自评估”包括以下三个层次:首先是高层管理者的自我评价,主要评价整个企业的核安全文化的状况及其实施的有效性;其次是中层管理者对所负责领域的自我评价,主要评价该领域中核安全文化的实施情况;最后是个人的自我评价,主要评价人员自身的核安全文化水平和素养。 全行业核安全文化建设的期待和愿景 追溯IAEA与NRC所定义的核安全文化的原始意义,宣传与推广核安全文化的任务是意识形态、道德层面的一种倡导,在东方文化的氛围内,文化在道德层面的约束比法规约束更为宽泛。核安全文化建设是对现有核安全法规要求的一项重要补充,通过推动核安全文化建设,广泛凝聚全行业对核安全的共识,形成全行业共同维护核安全、维护发展稳定大局的良好意识,增强文化软实力。 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让核安全文化成为所有从业人员的职业信仰、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使得核安全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内化于心,是指“安全第一”的根本方针成为从业者普遍接受并付诸实践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外化于形,是指建立一套以安全和质量保证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健全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 结语 《声明》的发布是我国推动核安全文化培育与发展的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核安全的高度重视。《声明》的发布已经在全行业从业人员中掀起了学习核安全文化、宣传核安全文化、自觉融入核安全文化的热潮,对核安全事业开始产生积极的影响。核安全文化的培育和发展、普及和推广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对核安全文化的坚强推动者——核安全监管当局来讲,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前景广阔,我们相信,通过齐心协力、正确引导、积极行动、全员参与,核安全文化建设将逐步走向深入,“安全第一”的根本方针、“人人都是一道安全关口”的安全理念将升华为行业人文精神、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从业人员的核安全文化素养将持续提升,全社会核安全文化认知水平将不断提高,进而为有效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为促进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强力支撑。 (本文文字版权属于《环境保护》) 原标题:以核安全文化引领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