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国内首家实体核应急支援基地及核事故应急支援队的揭牌仪式在山东烟台举行。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李干杰等国家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见证由中国电力集团建设的支援基地和支援队伍成立揭牌仪式,并在烟台召开了第四次核电集团核事故应急支援工作高层座谈会。 中电投集团核电厂核事故应急场内支援基地是继中广核集团和中核集团后建立的第三支应急支援力量。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座谈会上了解到,在该基地建成后,国家结合中核、中广核、中电投所属核电厂地理区域分布特点等基础条件,从三位一体、相互支援的角度选定了中核作为华东基地、中广核作为华南基地和中电投作为华北基地建设东、南、北三大支援基地厂址。这三大支援基地不仅能为各自集团提供应急支援行动的长期可靠保障,而且将给区域内部的所有核电站提供应急支援准备与响应工作。 中国目前的核电站都分布在沿海地区,这三大核电支援基地的设置也将基本对中国所有核电站形成覆盖。 在福岛核电事故之后,核电安全已经成为中国发展核电的最核心议题之一。 李干杰就会上表示,中国是名副其实的核大国,目前共有在运核电机组23台、在建核电机组27台,在建机组规模世界第一,总装机规模位居世界第四。核能发展迅猛,覆盖区域广阔。但李干杰同时指出,核电发展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必须将核安全摆在首要位置,越是好的发展形势,越要讲核安全,越要强调安全。 记者了解到,在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各核电集团公司的全力配合下,历经三年时间,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统筹指导核电集团公司全面加强核电厂核事故应急场内支援力量建设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比如,2014年,国家核安全局在去年印发《核电集团公司核电厂核事故应急场内快速救援队伍建设总体要求》,并联合联合国家能源局印发《核电集团公司核电厂核事故应急场内快速救援队伍建设技术要求》。 在国家核电建设之外,为了将核电安全工作前移,核电集团已经成为核电安全工作的最重要抓手。李干杰表示,中国核安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新建核电厂要从设计上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可能性。要达到这一目标,除了采用国际最先进的安全设计标准外,集团应急支援力量建设也是保障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他说,集团支援力量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将会大大提升国内核电站应对极端自然灾害能力,对防止或缓解严重事故有重要意义。 李干杰称,要清醒认识到“核安全监管压力持续增大,应急风险也不段增加,迫切需要业界同仁站在确保核安全就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高度,确保核应急底线就是保障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高度。
原题 《中国东、南、北三大核电安全应急救援基地形成》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