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前沿∙核事故】中国未来会发生严重核电事故吗?大家都来围观哦!【你值得关注!!】 ...

发布时间:2015-5-18 15:47    来自: 核工业与环保

 中国未来核电严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研究

(本文文字摘自《核工业与环保》第41 卷第1 期,作者:周涛  宋明强  刘亮  琚忠云  李云博  林达平;华北电力大学核热工安全和标准化所北京102206)

  

摘要:安全是核电发展的重大前提,但是核电发展的短短历史时期内就发生了 3次严重事故,第4次事故会不会发生在中国?通过列举历史、法规、技术、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因素,说明可以保障中国核电不发生严重事故,但是由于存在法规杂乱、技术青涩以及人因等因素,使得核电存在发生严重事故的可能。应用概率方法,对各国严重事故发生概率进行了计算,发现事故一般都早于计算的预期,核电在中长期内还存在发生严重事故的可能。中国核电应杜绝“大跃进”式发展,统一完善核电法规标准,严格制度和实施过程,选择科学的发展模式,才能保证核电安全。

  

0到言

    历经“跃进”式发展和福岛洗礼,中国核电发展步入新的阶段。中国核电发展如何保障安全,中国核电会不会发生核严重事故,的确是值得研究的一大课题。从1954年前苏联建造出世界第一座核电站至今,核电发展不到60年,期间却发生3次严重事故。我们必须研究中国发生严重核电事故的可能性,未雨绸缪,才能促使核电真正健康可靠地发展。

1不发生严重事故的理由

1.1历史的教训

    世界核电发展史上有3大严重事故,每次事故都给人们以沉痛的教训给人们以警醒,人们就会对核电加以改进完善。因此,核电的可靠性得到加强,避免发生核电严重事故就更加有了保障。中国也在3大事故中吸取教训,选择安全可靠的压水堆堆型,应该说中国核电的安全性在增强。

1.2法规的完善

    核电发展,法规先行。世界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核电法规体系,比较通用的有美国的ASME标准、法围的RCC标准等。中国也在此基础上,不断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核电法规和标准,特别是日本福岛核电事故之后,中国出台了《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随后通过了《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和《核电巾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对今后一个时期内的核电发展做出了战略部署:“十二五”时期只在沿海安排少数经过充分论证的核电项目厂址,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按照全球最高安全要求新建核电项目,新建核电机组必须符合三代安全标准。加快建设核电安全标准法规体系提高核事故应急管理和响应能力。中国正通过法规标准的不断完善来保障核电的安全发展。

1.3先进的技术

    世界核电技术目前正在建设三代并向四代研究进发,中国历来选择最先进的核电技术发展。目前在建设的二代加已经具备三代的核电特征。特别是日本福岛核电事故之后,中国采用最先进的成熟技术,持续开展在役在建核电机组安全改造,不断提升我国既有核电机组安全性能。中国正在开展核电重大专项的先进压水堆技术研究,世界上最先进的三代核电AP1000的建成指日可待,先进核电技术成为中国发展核电安全的尚方宝剑。

1.4文化的保障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之后,国际原子能机构特别确定核电安全文化作为核电的安全保障。中国核电在发展伊始就重视核电的安全文化建设。核电事业秉承“核无小事”,人人都是一道安全屏障。在国际安全文化的总体概念下,特别结合中国核电发展和地方特色建设核安全文化,中国核电安全发展就会得到较好的保障。

 


1234下一页
上一篇:纽约核电站起火 逼停反应堆下一篇:日媒:大灾将使核电站周边20万人孤立无援

推荐阅读
中核二三领导班子调整
中核二三领导班子调整
8月22日,中核二三召开干部任职宣布大会,公司党委书
辛安核电项目有进展
辛安核电项目有进展
8月15日,烟台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山东海阳辛安核电
定了!中国华能迎新任总经理!
定了!中国华能迎新任总经理!
2024年8月19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拉动千亿级投资!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拉
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
中核集团人事密集调整!涉及江苏核电等!
中核集团人事密集调整!涉及江苏核电等!
宋克祥任中核医疗产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中广核新能源江西分公司原总经理邓东被查!
中广核新能源江西分公司原总经理邓东被查!
8月12日,“廉洁南昌”发布消息称,中国广核新能源控
精彩图片
  • 中核二三领导班子调整
  • 辛安核电项目有进展
  • 定了!中国华能迎新任总经理!
  •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拉动千亿级投资!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