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前沿·核应急】国际原子能机构应急计划区的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5-5-25 13:37    来自: 同位素


PAZ的最小半径由原来的0.53km增大为3km除此之外最新理念也提出了对设置PAZ的要求如确保PAZ内人员撤离时间最短要求PAZ内人员撤离要优先于UPZ

对比列出类威胁核设施的UPZ几个方面的特征及其变化相比旧概念最新理念的UPZ内容及大小均有变化首先UPZ触发实施防护行动的条件发生了明显变化IAEA 提出在释放前或短暂释放后UPZ内实施防护行动而勿需在实施监测之后才实施响应的防护行动和其他响应行动这主要因为在UPZ范围内实施监测耗费的时间比之前预期的要长很多这变化突显了核应急快速及时的理念另一最新的变化为功率大于100MWth反应堆的UPZ半径大小统一增大为1530km

以上对比分析了IAEA 有关热功率大于100MW 的威胁类型为的核电厂的应急计划区的最新变化这些变化从不同层面反映了IAEA的核应急响应理念正往更迅速更有效的方向发展

 启示与建议

IAEA的核应急计划区理念并非一成不变是随着研究与实践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尤其是在切尔诺贝利与福岛核事故后IAEA 有关核应急计划区的理念产生较大变化总体趋势是确保响应行动更加迅速和更加有效目前我国在确定核电厂应急计划区方面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现行国家标准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应急计划区的划分》(GB 17680.12008尚未反映IAEA有关应急计划区干预水平威胁分类等新理念二是现行标准制定时主要是基于我国核电发展当时的现状三是现行标准的可操作性存在明显缺陷四是现行标准中烟羽应急计划区外区不需要考虑撤离的规定难以满足在严重事故下及时有效实施防护行动的要求鉴于此要适应核工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及时更新和完善我国应急计划区的理念根据我国自身国情和实际情况开展适用性研究已是核应急工作者面临的重要和急迫的任务

因此根据IAEA 有关应急计划区新理念结合我国核电发展特征及我国具体国情对我国核应急工作提出两点具体建议应急计划区是我国核应急工作中的重要的空间概念其概念与理念需要结合国际实践发展与国内自身的国情进行发展与完善我国核应急工作不仅要完善应急计划区划分标准与准则研究还需要加强应急计划区内的应急准备精细化管理并制定应急计划区内防护行动指南

123456
上一篇:专访ROSATOM独立学者核电站安全的基础在于设计下一篇:日本地震致东京地铁系统暂停 核电站未现异常

推荐阅读
中核二三领导班子调整
中核二三领导班子调整
8月22日,中核二三召开干部任职宣布大会,公司党委书
辛安核电项目有进展
辛安核电项目有进展
8月15日,烟台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山东海阳辛安核电
定了!中国华能迎新任总经理!
定了!中国华能迎新任总经理!
2024年8月19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拉动千亿级投资!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拉
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
中核集团人事密集调整!涉及江苏核电等!
中核集团人事密集调整!涉及江苏核电等!
宋克祥任中核医疗产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中广核新能源江西分公司原总经理邓东被查!
中广核新能源江西分公司原总经理邓东被查!
8月12日,“廉洁南昌”发布消息称,中国广核新能源控
精彩图片
  • 中核二三领导班子调整
  • 辛安核电项目有进展
  • 定了!中国华能迎新任总经理!
  •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拉动千亿级投资!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