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601985.SH)对大盘会有怎样的抽血效应?腾讯财经《资本论》采访到的机构投资者认为:这只是一单体量较大的IPO而已。 “中国核电对于市场的影响不大。”宝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慈资产”)投研总监陈瑛解释说:之前东方证券(600958.SH)IPO冻结资金也近万亿,也并未对大盘造成重大影响。何况近期资金面较为宽松,逆回购利率较之前也降了很多。 大盘似乎也验证了上述判断,
三大指数无惧2.9万亿新股申购资金的抽离效应,任性上涨。6月2日上证指数报收4910点,较前一交易日涨幅为1.69%,深证成指与创业板的涨幅分别是3.36%和4.92%。 6月2日是中国核电等11只新股的申购日,此次中国核电的发行总数为38.91亿股,网上发行11.67亿股,发行市盈率为22.29倍,申购价格为3.39元。其招股书显示,发行后公司总股本不超过155.65亿股。因此发行后总市值将不低于527.6亿元。 中国核电由中核集团全资子公司——中核核电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而来,主要从事核电项目的开发、投资、建设、运营与管理,核电运行安全技术研究及相关技术服务与咨询业务等。截至2014年12月31日,中国核电总资产为3910亿元,拥有12台在运核电机组,11台在建核电机组。 此次募集的133.76亿元中,有41.76亿元将用来补充流动资金,其他资金则用于福建福清核电工程(一期、二期)、浙江三门核电一期工程、海南昌江核电工程和田湾核电站3、4号机组工程。 上市为了啥?融资建电站中国核电选择这个时候上市,是为了啥?业内人士向腾讯财经《资本论》解释说,此举或是为了降低其资产负债率,运用资本杠杆撬动更多现金流建设核电站。 去年底,中核集团董事长孙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上市的意图也作出了解释:如果2015年能够上市,则能够解决两至三年的资本金需求。”核电站建设过程中,业主需投入20%资本金,其余则可以使用银行贷款。中国核电的131.9亿元的股权融资,可以撬动超过649.5亿元的投资。 2015年是核电建设的高峰期,也将是中国核电和中广核电力两家公司资金面压力较大的时刻。 《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中国在2020年在运核电机组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将达到3000万千瓦。按业内估算,一座2个100万千瓦机组的核电站建设周期为6年,因此如果要在2020年完成上述目标,2015年将是至关重要的一年。 截至上市前,中国核电与中广核电力都极大掣肘于国资委对于央企资产负债率的规定,如果这项指标超过75%,则必须对其投资行为进行严格监控。 截至2014年12月31日,中国核电资产负债率为79%,已经超过“红线”,而中广核电力自2014年12月10日正式登陆港交所筹资238亿港元后,其2014年财报显示,资产负债率已经从2013年年末的75%显著降低到62%,上市融资极大地缓解了中广核电力的现金流压力。 无论从国内核电规划要求还是修缮资产负债表,上市都是中国核电的必然道路中国核电上市都恰逢其时。 买还是不买?对标中广核要判断中国核电的价值,已在香港上市的中广核电力(01816.HK)或是最好的对标对象。此前证监会关于其IPO的反馈意见中,广核电力也是对标对象。 虽然互为伯仲,但就财务与资产而言,中国核电与中广核电力确实还存在差异。仅就财务数据而言,后者在营业收入、毛利率、净利润率等指标方面都优于前者。中国核电的招股书显示,其2014年度营业总收入、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润率分别为188亿元、39.5%和27.4%,而中广核电力2014年年度财报显示,上述三项数据分别是207亿元、43%和33.1%。 “中国核电的资产质量不如中广核电力,中广核电力的核电技术都是2000年之后的,而中国核电则相对要落后一些。”上述核电分析师说,“但中国核电的优势在于它形成的垄断产业链优势,从核燃料到电站运营,中广核电力的核燃料都要从中国核电购买。”因此就目前核电投资标的而言,中国核电将是A股核电股的绝对龙头,因此市场会给予一定的溢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