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前沿∙核信息学】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科研与管理协同信息化平台CROSS建设与应用进展 ...

发布时间:2015-6-19 09:40    来自: 中国科学院信息化工作动态

核安全所科研与管理协同信息化平台CROSS建设与应用进展

(本文文字摘自《中国科学院信息化工作动态》专题报道,20148月,作者:吴宜灿,FDS团队;吴宜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

1.       协同信息化平台建设背景

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简称“核安全所”)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支持建设的创新型研究所,目标是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核能安全技术研究基地、核能安全专业高端人才培养中心、核电站及其它核设施安全技术综合支持平台及第三方评价机构。研究所在先进核能研究团队(FDS团队)基础上成立,在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未来先进核裂变能-ADS嬗变系统”、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和国家核安全科技创新计划等重大项目的牵引支持下,围绕核能安全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开展多学科交叉的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

随着研究所多元化快速发展及承担的科研项目逐渐增多,科研和管理面临一系列新挑战。团队多年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套基于团队协作的多维矩阵创新型管理体系。研究所采用自上而下宏观布局和自下而上经验提炼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涵盖人才与教育、资产与环境、计划与财务、项目与合作、信息与统计等五大类制度文件。以制度文件为基础,将制度实际操作运行落实至具体流程,保证了科研管理工作的规范有序,制度高效执行需要信息化的支持,制度的流程化也为信息化提供了基础。

另外,核所作为一个新建的创新型研究所,对信息化提出更迫切的需求,也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具体有:

(1)  核能领域长期因出于安全考虑有相对保守文化,研究所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实现科技创新突破;

(2)  研究所承担和参与了多个大型科技合作项目,亟需项目资源的全面共享与无缝集 成,急需信息化系统加以支持;

(3)   “产..研”相结合是研究所战略定位,产学研三方隔阂需打通,需要信息化作 为手段;

(4)  研究所为多单位联合共管和共建,具有开放性、交叉性和国际化特点,成员分布在世界各地,需要进行深度互联与信息共享,提高产出效率,信息化是协同科研的重要保障

团队长期重视信息化的发展,在所长的领导下成立了信息化办公室,拥有一支专业的信息化队伍,以实现智慧化研究所作为信息化工作目标,包括园区智慧化、管理智慧化、科研智慧化和理念智慧化。目前,针对信息化发展的迫切需求,以云计算和网络协同技术为手段,以“统一平台、资源共享”为原则,在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的基础上实现流程信息化和决策智能化,自主研发了实用化的研究所级科研与管理协同信息化平台(Informationization Platform of Collaborative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简称 CROSS)。 CROSS平台界面如图1所示。


1. CROSS平台界面图

2.       信息化平台总体架构

2.1 结合研究所特点 精确定位需求

研究所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研究所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各部门职责的协调和落实、相关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成员的评价和激励、科研的协同和创新等,这些需要一款优秀的研究所级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支持。

从用户角度来说,CROSS既要满足科研人员协同科研和业务处理的需要,又要能够充分支持管理人员进行审批、决策和规划等。从功能角度来说,CROSS不仅需要满足对研究所人、财、事、物、科研、教育、合作、环境等基本管理功能,还要具备综合分析、智能决策、协同科研、群体创新等高级功能。从技术角度来说,CROSS还要符合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CROSS需要对研究所进行全面感知,对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消除信息孤岛,实现管理的全面信息化和精细化;需要将科研信息化与管理信息化进行深度融合,打造研究所科研与管理的高效协同创新环境,提高创新能力。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各层人员的反馈不断进行迭代优化CROSS平台的设计。

2.2架构设计灵活 信息高度集成

按照CROSS功能需求和建设规划,共包括四个层次的子系统:网上办公系统、资源管理系统、协同科研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为建立畅通高效的业务流程和完善管理与决策体系,各子系统独立设计运行但通过接口实现信息高度集成,多维度的信息可以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进行实时更新共享,CROSS总体架构设计如图2所示。

 

2. CROSS总体架构


网上办公系统可以实现跨平台的网上自动流程申请与审批,申请与审批人员可随时随地进行网上办公,以提高其工作效率。

资源管理系统以人为本,灵活管理研究所组织结构与人员角色权限;以资产为基础,进行研究所园区资产全面物联;以项目管理为主线,覆盖项目全过程,规范业务环节,实现项目精细化管理;资源管理系统最终实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数据实时整合。

决策支持系统采用多角度多维度的智能挖掘与分析方法,基于智能分析的专家建议与决策,为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科研协同系统可以实现基于云平台的科学研究和协同管理,强化项目过程和业务环节的知识积累和创造,不断形成团队无形资产,为跨地域、跨文化、多学科交叉的科研团队提供协同与共享机制,实现创新。

3.       功能特色

1)网上办公

网上办公系统实现了基于工作流的流程审批功能,将团队中每项业务转换为业务表单,每项表单均按照团队成员的岗位职责和角色设置相应的流程审批步骤,每个流程步骤的负责人、流转条件都可以灵活设置,系统还具有流程监控、流程委托、流程查询及流程到达和结束提醒功能,制度发生更新变化时,能够在系统中即时配置改进。其中个人助理模块集成了个人的考勤、奖惩、工资、计划、待办事项等一系列功能,便于办公事务的高效开展。

办公系统具备高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可以根据业务及制度的变化即时调整配置系统界面及功能设置,从而适应不同的业务环境及业务的变化,如定期更新的管理制度、任务计划等。同时由于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由灵活调整功能模块的组合应用。

2)资源管理

资源管理子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对科研机构的人、财、物的规范管理,包含项目管理、资产管理、人员管理、文档管理、会议管理、图书管理等功能模块,部分模块功能介绍如下:

Ø  项目管理

能够实现不同类型的项目管理,包括研发项目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全面覆盖项目策划、项目立项、项目计划、项目执行、项目验收、项目核算、中检结题等环节,支持对业务、财务计划的填报、变更、执行全过程的监管及提醒,并支持多项目的组合管理。

Ø  人员管理

该模块的目标在于对团队成员信息分类管理,并给平台其他子系统模块提供权限支持。支持部门管理、个人管理,可以灵活设置用户的角色及权限,支持单点登录。

人员管理模块中通过身份认证、角色权限分配、用户操作监控、防篡改、防破解等多项措施保障信息及应用的安全可靠性。

Ø  资产管理

对资产实物从采购、入库、出库、领用、变更、维修到报废等日常工作进行全方位监管跟踪,支持对资产的情况清查、登记和统计。

Ø  文档管理

对所有文档进行集中存储并开放共享,通过,通过细粒度的权限控制文档的浏览、编辑、删除、下载、打印等操作,支持对文档历史版本的查看与回退。

运用数据传输及存储加密、入侵检测防御、防火墙、容灾备份等技术手段对各种文档以及整个平台的数据进行安全保护,保障了平台的可靠持续运转。

3)协同科研

该系统创建基于网络环境的虚拟实验室,将高性能计算、科学数据、科技文献、软件/算法、科学仪器等大量资源集成到虚拟实验室中,支持对海量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处理和可视化,并支持协同设计、协同建模与分析等科研过程,从而实现了跨部门、跨企业、跨地域人员之间的数据共享及协同科研。

4)决策支持

决策支持系统将团队所有成员的考勤、奖惩、薪资、业绩评价等信息进行汇总整理,进行多维智能化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可按需实时统计出各种统计或分析图表,主要包括出勤记录、考勤时间、考勤排名、加减分、奖罚金、工资绩效、成员内外部业绩评价等信息的全方位统计及分析。

所有的信息和应用在整个平台中都是相互关联及共享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某个信息点获取与该信息点具有逻辑关联的所有信息,而无需关心信息的来源及形式,便于管理人员对信息的全方位了解,为管理人员的统筹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及工具支持。

12下一页
上一篇:ITER ... and then what?下一篇:“华龙一号”核级电缆研发成功填补国内空白

推荐阅读
又一核电机组开工!
又一核电机组开工!
4月26日11时56分,国家电投广东廉江核电项目一期工程2
12个!又一“核电大省”披露重点项目名单
12个!又一“核电大省”披露重点项目名单
“核电大省”广东日前发布广东省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计
刚刚!又一台核电机组首次并网成功
刚刚!又一台核电机组首次并网成功
4月9日20时29分,中广核广西防城港核电站4号机组首次
中国广核披露一季度发电量及11台核电机组建设情况!
中国广核披露一季度发电量及11台核电机组建
4月9日,中国广核披露2024年第一季度运营情况。2024年
首届核能峰会举行,核能复兴开始……了吗?
首届核能峰会举行,核能复兴开始……了吗?
3月21日,首届核能峰会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会
我国在建核电机组 26 台,保持全球第一
我国在建核电机组 26 台,保持全球第一
近年来,中国核电产业迎来了重启后的审批和建设高潮。
精彩图片
  • 又一核电机组开工!
  • 12个!又一“核电大省”披露重点项目名单
  • 刚刚!又一台核电机组首次并网成功
  • 中国广核披露一季度发电量及11台核电机组建设情况!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