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核工业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 军民融合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我国核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而言,正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深刻总结我国核工业发展的经验教训,汲取国际经验。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强化大局意识、强化改革创新、强化战略规划、强化法制保障的要求,努力开创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核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局面。 加强国家层面的统一领导。核工业事关国家最高利益,其发展涉及到的国际多边双边谈判、重大条约签署、核安保,以及朝鲜和伊朗等国际核问题都是影响我国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从核工业60年的历史经验来看,无论是举国之力研制“两弹一艇”的辉煌时期,还是加快军转民,实现核工业二次创业的时期,只要有集中统一的领导,往往发展得又快又好。1962年成立中央专委加强核工业领导,随后取得了“两弹一艇”的辉煌成绩。1983年9月,为加强对核电发展领导,国务院成立核电领导小组,秦山、大亚湾核电站随后开工建设,后续8台机组也相继开工,实现了我国核电的起步。2003年11月,国务院成立国家核电自主化工作领导小组,在小组的领导下,实现了大型先进压水堆的引进和我国核电的规模化发展。 当前,我国核事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核军工、核电的发展都到了重要的机遇期和关键的规模化发展期,核电的出口对国家的战略意义越来越大。我国已经到了从核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关键阶段,实现核工业的统一领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的互动。当前,我国核工业的军和民都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一批军用技术取得了重要成果,大量民用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这些技术很大一部分都可以军民两用,或者具有军民两用的潜力。建议从多个方面加强技术的军民相互转化和相互促进。 一是在国家规划中加大对军民两用核技术研发投入,加大对军用核技术转民,民用核技术转军用的支持和政策引导力度;二是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确保基础研究投入的长期持续、稳定,建立以核产业应用为导向的专门核基础研究支持渠道;三是完善军民科研互动机制,支持军队科研单位与核工业科研院所围绕关键技术、前沿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形成定期会商、信息通报、人员交流、行动协同等工作机制。做好需求方与供给方紧密衔接,确保信息共享、资源对接、形成合力。 以重大项目、重要工程为切入点,以项目发展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将国家对重大科技项目、科研体系建设、基础科研的投入与企业自主研发投入统筹好、衔接好,以重大项目驱动、重要工程建设为抓手,促进技术创新,实现军民两用技术在更大领域、更广泛层面的推广应用。 我国核工业已经走过了两个30年,未来30年,将是我国由核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努力推动核工业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努力用10~15年时间,即在2030年前使核工业核心能力、创新实力、产业发展基础极大增强,与国际充分接轨,从军和民的水平上进入国际核强国行列;力争用30年时间,即到我国建国100年前后,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能与美、俄并驾齐驱的最先进的核强国。用核能梦助推强军梦,实现强国梦,续写我国核工业新的辉煌篇章!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