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1)内陆核电重启箭在弦上 产业链迎爆发 (2)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加速"出海" (3)全球最大核电企业寻求中资入股 (4)华龙一号将落地宁德核电 批量化建设有望成行 (5)内陆核电调研接近完成 AP1000技术或成重启关键 (6)国泰君安:核电重启迎第二春,乘风出海双轮驱动 (7)核电板块10只概念股价值解析 (1)内陆核电只欠东风 内陆核电终于进入倒计时 “内陆地区建设核电的调研报告已完成,将呈报中央等待最后决定。”8月5日,国家能源局核电司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这份调研事关内陆核电重启,意义十分重大。 据记者了解,发改委不久前委托中国工程院对内陆核电站厂址进行了调研,旨在论证其安全性是否符合开工建设的条件。“内陆核电和沿海核电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发展内陆核电是安全的。”著名的核电专家汤紫德表示,相比沿海,内陆建核电的安全一直颇受关注。其中,江西彭泽核电站、湖南桃花江核电站、湖北咸宁核电站三家内陆核电站,一直被外界认为将成为中国首批重启的核电站。 “受福岛事件影响,三家内陆核电站虽然没有审批,但已允许其开展前期工作”。上述能源局人士称。据悉,目前已有十余个省份在计划部署内陆核电,包括广东、福建及四川、贵州、河北等省。 万事俱备 记者采访获悉的确切消息是,最近完成的这份事关内陆地区建设核电的调研报告,正是由中国工程院对内陆核电站厂址进行调研后的结果。 而在此之前,国家能源局今年已频频调研核电项目。
5月7日至8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实地调研漳州核电项目时表示,国家能源局将全力支持漳州核电项目加快推进。漳州政府网显示,1月20日,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司长刘宝华也调研了漳州核电项目。 地方政府也加紧进行关于内陆核电未来发展的相关工作。贵州省发改委官网显示,4月12日,贵州省“十三五”核电规划专家组赴毕节市对核电小堆项目初选址进行踏勘调研。在调研期间,毕节市发改委副主任林文启表示:“毕节要发挥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积极大胆地谋划布局核电小堆项目”,“争取将符合条件的选址优先在‘十三五’规划中布局核电小堆项目。” 对于核电的态度,担忧者认为,一旦发生核事故对于整个国家将是致命的一击,与沿海核电相比,内陆核电则被认为更具危险性。 与此同时,国家核安全局在今年1月份发布的《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核技术利用国家之一。目前,中国正在运行的20多台核电机组保持良好安全业绩,从未发生二级及以上事件或事故。 中国核工业集团董事长孙勤表示,日本福岛核电事故之后,中国对已经运行的核电站和在建的核电站都按照国际最严格的标准全部进行复查。“复查以后,政府加强了监管,加强对标准规范的制定,加强了应急措施预案的提升”。孙勤称。 4月24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一项内陆核电安全环境研究成果称,中国内陆核电厂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据统计,世界在运核电机组有一半以上建在内陆,历经半个世纪安全运营的事实,说明内陆核电厂安全是可靠的。 “中国已经建立了一套与国际最新规范和标准相接轨的核安全法规与标准体系,相继发布很多文件,并开展一系列的调研。”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媒体记者,比如在技术上,中国内陆核电厂采用第三代自主技术,确保核电反应堆的冷却和安全壳的完整性,具备应对各种事故的能力。 (2)自主技术成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轮核电发展中,颇为强调发展自主技术。 来自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官网的消息显示,AP1000(第三代核电技术)依托海阳和三门项目4台机组的核岛关键设备国产化计划已顺利完成,对于中国重启内陆核电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据悉,AP1000技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安全、最经济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是否重启还要看AP1000能否落地运行”。8月5日,一位核电企业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根据他们公司的调研发现:“现在很多企业并不反对建立核电站,只要安全可靠就行。 据悉,中国在引进美国AP1000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新,研制出来的第三代核电技术被命名为CAP1000(即华龙一号)及CAP1400;其中,CAP1000单个机组发电功率1100MW,能够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生产和生活的用电需求。 按照业内的说法,AP1000和华龙一号是中国核电(行情601985,咨询)发展的两项主要推广技术,一主一辅,前者主要满足国内市场,后者及CAP1400则主攻国外核电市场。 早在2004年7月,浙江三门核电站一期工程建设获国务院批准,这也是世界上首个采用AP1000技术的依托项目,其原计划于2013年底并网发电,但因主泵等问题被拖延至今。“AP1000设计没有固化、标准化,尚未成熟商运,安全审评的时间也较长。”中广核人士表示,AP1000的投运及商运表现如何,将成为中国核电发展的关键。
好消息接踵而至。5月20日,AP1000反应堆屏蔽电机主泵在美国完成最后一项NPSH试验,历时85天的工程和耐久试验顺利结束,这意味着主泵问题基本解决,AP1000等后续项目将陆续放行,“在2015年底前实现并网发电”。对于AP1000首推的三门核电1号机组何时投运,国家核电技术公司首席信息官郭宏波曾回应称。 中广核近日公开表示,已正式开工建设辽宁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是今年该核电站开工建设的第二台核电机组,此前业界预计今年要开工建设4至6台机组。 “随着AP1000这项核电关键技术的突破,为后续核电项目的上马提供了条件”。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徐玉明预期,今年国内还会有4至6台机组得到核准。按照《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到2020年,中国核电在运在建总装机将达到8800万千瓦,这意味着2020年之前,还要新建3500万千瓦,平均每年开工5至6台机组,新增投资约5000多亿元。 林伯强也曾向记者强调,核电发展肯定以“稳”为主,还因为核电项目从找项目、选址立项到投入运营至少要十年时间,即便是从开工到投运也至少要六年左右。#JRJ分页符# 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加速“出海” 8日,中越边境广西防城港市企沙半岛东侧,数十名工人顶着夏季的炎炎烈日在防城港核电基地3、4号机组基坑紧张施工,为即将正式开工建设做前期准备。基坑不远处,矗立着防城港核电站一期工程的厂房。 作为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首个核电基地,防城港核电站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其中一期工程已于2010年7月30日开工建设,第一台机组计划于2015年建成并投入商业运营。正在做前期准备的防城港核电3、4号机组,承载着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示范运营的使命。 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健说,去年8月,由中国广核集团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共同研发的“华龙一号”技术方案正式通过国家评审,国家同意依托中广核防城港核电站3、4号机组和中核福建福清核电站5、6号机组,建设“华龙一号”国内示范项目。 据中广核“华龙一号”总设计师咸春宇介绍,“华龙一号”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系统,符合全球核电最高安全标准,具备应对类似日本福岛核事故的能力,可抵御大型商用飞机撞击,且造价低于其他三代核电站。核电站在放射性物质和环境之间,共设置燃料芯块、燃料包壳、压力边界、安全壳四道屏障,只要其中有一道屏障完整,就不会发生放射性物质外泄事故。 咸春宇告诉记者,防城港核电3、4号机组建设期约6年,总投资额约350亿元人民币,“这将为接下来以自主技术带动装备制造等产业大规模‘走出去’奠定关键基础。” 去年12月4日,中国国家发改委通过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启动沿海地区新的核电项目建设。根据中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15年,中国核电规划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到2020年规划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 “围绕中国核电‘走出去’,‘华龙一号’在开发过程中同时满足国内和国际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咸春宇说。 据咸春宇介绍,安全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华龙一号”广受海外瞩目。中广核此前与法国电力公司就英国核电市场合作签署了相关协议,目前正就“华龙一号”满足英国监管要求开展技术审查工作。 今年稍早前,中国政府亦与阿根廷政府签署了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标志着“华龙一号”走出海外首单将定。 中国广核集团并披露,今年7月17日,泰国能源局常务秘书KurujitNakorthap率团访问中广核红沿河核电基地,双方就核燃料供应、乏燃料处理等进行深入交流。目前,泰国已启动对“华龙一号”核电技术的独立评审,“华龙一号”年内有望作为可选技术纳入泰国发展核电的“短名单”。同时,泰国也计划大规模派遣工程技术人员到中国,学习、掌握“华龙一号”的相关技术。 因应东盟国家的相关需求,中广核近年来在泰国、越南等国设立了办事处,积极推进与东盟各国在核电等能源领域的合作。迄今为止,中广核接待东盟各国各界参观考察旗下核电站累计超过4000人次,为东盟各国提供核电技术培训超过350人次,并与越南、泰国、印尼等国政府授权开发核电的企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JRJ分页符#
(3)全球最大核电企业寻求中资入股
据外媒8月3日报道,全球最大核电企业法国阿海珐集团(AREVA)正寻求中国资金数十亿欧元入股。报道称,中核集团和中广核在候选名单之列。 阿海珐集团主席Philippe Varin表示,中国对阿海珐的未来至关重要,现在是联合中国的时机,因为中国核能领域快速发展,有技术需求。 引入中国企业可以带来额外的资金,但法国政府仍将持有至少三分之二的公司股权。 法国媒体分析,中核集团和中广核是阿海珐目前最首选的资金来源,中核集团对与法国阿海珐展开各种形式合作持开放态度,而且已与阿海珐进行了初步接触,并希望加强双方合作。#JRJ分页符#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