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核能简史: 从杀人利器到光明使者

发布时间:2015-9-5 08:51    来自: 界面

        2015828日上午1043分,第121组核燃料组件顺利入堆。至此,历时44小时的海南昌江核电1号机组首次装料圆满完成。这意味着,昌江核电1号机组后续首次临界、并网及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已为时不远。

        昌江核电工程项目的两个股东分别是持股51%的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持股49%的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厂址位于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镇塘兴村,可容纳4台大型核电机组。工程首期建设两台65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1号机组年内投入商业运行,2号机组计划于2016年投入商业运行。两台机组全部投入商业运行后,每年可发电约100亿度。

        根据公开的信息,昌江核电机组建成后,按年运行7000小时计算,相比同等容量的煤电机组,每年可减少燃用标煤约260万吨,可减少二氧化碳约780万吨。

        核能早已被视为清洁能源的一个选择。根据中国核能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51-6月全国累计发电量为27090.5亿千瓦时,核电累计发电量为753.57亿千瓦时,约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2.78%。与燃煤发电相比,核能发电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2397.12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6280.44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硫20.38万吨,减少排放氮氧化物17.74万吨。

        “到2020年以前,中国还要新建35GW(吉瓦),平均每年新开工56台机组,新增核电投资5000多亿元人民币。”2015521日,在“第十一届中国核能国际大会2015”论坛上,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徐玉明透露。

        世界核能协会则估算,2015-2030年间海外新建核电站在160座左右,新增投资达1.5万亿美元,市场空间巨大。

        人类对核能的和平利用,已有61年历史,但人类对核能的探索,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末。彼时,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居里夫妇、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对其的研究。爆发于1939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则直接加速了核能技术的发展。

        194586日,“小男孩”搭载轰炸机“艾诺拉-盖伊”号,从提尼安岛起飞,前往日本的广岛。到达广岛上空约九千米的高度时,“小男孩”被投掷而下。

        它成为人类第一次在战争中使用的原子弹。重达四吨多的“小男孩”,弹长3米,弹径0.7米,内装有64公斤的铀-235。它在广岛上空约550米处的地方起爆,虽然最终只有约一公斤的铀-235进行了核裂变反应,却使日本6.6万人直接死于此次核爆,另有6.9万人受伤。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向日本共投掷了两枚原子弹,除“小男孩”外,另外一枚的绰号为“胖子”。194589日,“博克之车”号轰炸机在长崎上空投下了“胖子”,这次造成约3.5万人死亡,6万人受伤。

        “小男孩”和“胖子”,第一次让人类意识到核能拥有如此巨大的威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对于核能的研究一直处于世界前沿,并领先于美国。早在1938年,在柏林的凯泽威廉化学研究所,德国科学家就成功演示了铀-235的裂变反应。

        期间,来自汉堡大学的化学教授保罗·哈特克意识到核能拥有的巨大军事潜力,给当时的德国陆军部写了一封信,提到核物理可以制造威力巨大的核武器——原子弹。这正是希特勒希望得到的武器。之后,德国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希望制造出这种核武器,将核能的威力发挥到军事中。

        但希特勒对于犹太人的迫害,让其失去了最先研制出原子弹的机会。由于德国纳粹开始大肆屠杀犹太人,德国众多科学家从德国逃出前往美国,包括爱因斯坦。

        19398月,美英法等国以及从德国逃出的科学家们,在美国召开了一次会议,提出可以在爱因斯坦原子物理基础上,用铀裂变的方式制造原子弹。爱因斯坦上书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称德国正在研发原子弹,建议美国应抢在其之前研发成功。

        “在过去的四个月里,通过约里奥在法国的工作,以及弗尔米和西拉德在美国进行的工作,使用大量的铀来建立核链式反应堆,从而产生巨大的能量已成为可能。现在基本可以确定,这将在不久的将来会实现。”爱因斯坦在这封信中写道,“这种新的现象将引导炸弹的构造,并且这是有可能的——尽管还不是那么确定——威力十分巨大的炸弹将因此可能被制造出来。这样一颗单个的炸弹,用船运载并在港口爆炸,就可能会摧毁整个港口以及周围的环境。”

        与此同时,英国也在展开核武器的研发。19406月,英国政府成立了由物理学家乔治·汤姆森爵士领导的“莫德(MAUD)”委员会。MAUD是英文“铀引爆军事应用”的缩写,核研发是该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同年8月,丘吉尔首相还正式启动了代号“管合金”的英国原子弹工程。

        1940年秋,丘吉尔派英国科学代表团前往美国,交流科学情报。结果发现美国也在开展核研究,但进度却落后于英国。之后经过多轮协商,美英两国开展了有关核技术的合作。

        随着战争推进,罗斯福意识到核武器的重要性,于1942年启动了著名的“曼哈顿工程”。罗斯福给这一工程批准了9000万美元的初始研发资金。英国的“管合金”工程也并入了美国“曼哈顿工程”中。

        据史料记载,这一工程最后动员了超过10万人参加,历时3年,耗资超过了当时市值20亿美元,以罗伯特·奥本海默为首,集中了当时除纳粹德国外,西方国家中最优秀的核科学家。

        “曼哈顿工程”在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的国家实验室研制出了第一枚原子弹,并在19457月,成功在新墨西哥州试爆。此后,又诞生了在日本上空爆炸的“小男孩”和“胖子”。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这两枚原子弹的爆炸,加速了日本的投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核武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运用,让军事学家惊喜不已,普通民众却视之为恶魔。广岛和长崎被轰炸后的惨状,也让一些科学家们对核武器的诞生感到惊恐。

        爱因斯坦曾后悔地反思到,“我当时是想把原子弹这一罪恶的杀人工具从疯子希特勒手里抢过来。想不到现在又将它送到另一个疯子手里……我们为什么要将几万无辜的男女老幼,作为这个新炸弹的活靶子呢?”

        “曼哈顿工程”的核心领导者罗伯特·奥本海默同样担忧核扩散,希望世界人民团结起来,避免引发核战争。他曾表示:“如果原子弹被一个好战的国家用于扩充它的军备,或被准备发动战争的国家用于武装自己,届时人类将要诅咒洛斯·阿拉莫斯的名字和广岛事件。”

        1945年之后,当时的苏联也开展了对核武器的积极研制,启动了原子弹的研制工程。特别是二战结束后,苏联开始在德国的苏联占领区征用核资源,抢运德国的铀、重水等核原料以及仪器设备,甚至将一批参与原子弹研制的德国科学家也网罗到苏联核工程之中。

        在德国原先的技术、资源基础上,苏联核武器的研发进程速度很快。19498月,名为“铁克瓦”的原子弹在哈萨克草原上空试爆成功,苏联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可用于实战的原子弹的国家。

之后,随着美苏两国冷战的升级,美苏开始一段很长时间的核军事竞争。但这种竞争,却达到了“恐怖平衡”。

        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历史研究学者王守谦在其文章《核时代:从对抗到合作的简史》中写到,195431日,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在马绍尔群岛的比基尼岛上进行核试验,造成近海捕鱼的日本渔船“福龙丸”23人受到严重辐射,该船无线电通讯员死亡。这一悲剧使长期以来相对低迷的反核运动活跃起来。各种协会和组织开始呼吁美苏两国停止核试验,要求限制核武器,保证核不扩散。

        与此同时,核能应用于发电开始崛起。1951年,美国就首次在爱达荷国家反应堆试验中心进行了核反应堆发电的尝试,发出了100千瓦的核能电力。这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迈出的第一步。

        1954627日,世界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核电站于在苏联卡卢加州建成,是世界上第一座向工业电网送电的核电站。它位于莫斯科近郊的奥布宁斯克(Obninsk),虽然功率只有5兆瓦,但这成为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成功典范。


12下一页
上一篇:东风-26弹道导弹:核常兼备剑指关岛下一篇:【核燃料循环】美国2014年铀市场概况

推荐阅读
中核二三领导班子调整
中核二三领导班子调整
8月22日,中核二三召开干部任职宣布大会,公司党委书
辛安核电项目有进展
辛安核电项目有进展
8月15日,烟台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山东海阳辛安核电
定了!中国华能迎新任总经理!
定了!中国华能迎新任总经理!
2024年8月19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拉动千亿级投资!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拉
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
中核集团人事密集调整!涉及江苏核电等!
中核集团人事密集调整!涉及江苏核电等!
宋克祥任中核医疗产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中广核新能源江西分公司原总经理邓东被查!
中广核新能源江西分公司原总经理邓东被查!
8月12日,“廉洁南昌”发布消息称,中国广核新能源控
精彩图片
  • 中核二三领导班子调整
  • 辛安核电项目有进展
  • 定了!中国华能迎新任总经理!
  •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拉动千亿级投资!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