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离子质子讯,近日,中国粒子线医疗科研迎来里程碑式的事件,刚刚运营半年多时间的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SPHIC)联合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喜获NIH重离子研究重大科研项目支持,并且是该”合约项目”的唯一得主。 重离子质子网从SPHIC官方获悉,这个项目是在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的临床技术委员会主任蒋国梁教授、放射生物研究项目主任Chandan Guha教授和首席物理师吴晓东教授的带领下完成的,项目的名称为“局部晚期胰腺癌重离子放射治疗临床研究项目”。 据悉,这是亚洲地区首家获此殊荣的医院,是中国医疗界在NIH重大科研项目上第一个合约性质的项目,打破了以往日本在重离子胰腺癌研究上的优势局面,并将对国际重离子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及研究方向产生重要的影响。 这标志着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在粒子线医疗的科研水平上已经冲入世界第一梯队,在国际前沿领域为中国的肿瘤科研发展占领了一席之地。 竞争这个项目的医疗与科研机构可谓强手如林,分别是由美国西南德州大学(UTSW)、日本国立放射学研究所(NIRS)、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GSI)和意大利CNAO质子重离子治疗中心强强联手组成的热门队伍。 其中UTSW是美国最好的科研机构之一,拥有5名诺贝尔奖得主。NIRS所在的日本在重离子质子研究方面拥有超过20年的经验,一直处在国际重离子科研最前沿。 面对强劲的竞争对手,刚刚成立并运营半年多时间的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敢于独辟蹊径,大胆质疑,小心求证,对NIH立项内容中的部分科学性和可行性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提议,并最终在众多具有实力的顶尖科研机构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展示出极高的科研水准。 美国国家癌症中心(NCI)隶属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能成功申请NCI项目,是各大相关临床研究中心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这次上海市质子重离子获得的项目,不是“申报”的普通的NIH研究基金项目,而是类似“全球竞标” 的合约性质的项目支持,是NIH仅针对重大医学难题,先行立项并提出具体项目框架后,面向全球寻求解决方案。项目的含金量由此可见一斑。 “局部晚期胰腺癌重离子放射治疗临床研究项目”旨在研究重离子放射治疗对被称为“癌症之王”的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也是迄今全球基于重离子技术开展的为数不多的随机临床研究项目,本项研究形成的结果将对胰腺癌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常务副院长陆嘉德教授表示,胰腺癌的恶性程度较高,据有关资料统计,确诊的患者中有仅15%左右可以进行根治性手术,其余80%到85%的患者由于转移或其他原因不适合进行手术,重离子治疗胰腺癌针对的目标群体就是这类无转移但不适于手术的患者。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