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客观看待高温气冷堆的安全性

发布时间:2015-10-4 11:40 原作者:雷奕安   来自: 赛先生

核能是世界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79年美国三哩岛核事故以来,人们开始认识到核能的巨大潜在危害。切尔诺贝利和福岛事故之后,人们尤其担心核能的安全性。由于核事故危害范围大,时间长,安全性已经成为核能利用的首要问题。对于我国核能发展,李克强总理曾在很多场合提到,要保证核能利用的绝对安全。

 

撰文/雷奕安(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经过长时间的跟踪研发,我国最近将高温球床氦冷堆(俗称高温气冷堆)列入重要发展方向。除了在山东石岛湾在建的第一座商用示范堆之外,已经开始在江西,湖南,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寻求建设不同规模的商用堆。石岛湾的示范堆按计划将于2017年建成,而江西,湖南的两座堆也计划2017年开工建设。可是这里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即第一座商用规模示范堆刚刚建成,还没有实际运营经验,没有经过运营安全评估,怎么可以建设后续堆呢?

国内关于高温气冷堆的材料中,几乎都有“世界公认安全性好”的说法。支持这一说法的理由都是理论上的,如良好燃料元件性能,堆芯大热容,大负反应性余量,冷却剂的优良性能等。还有“即使发生任何类型的事故,都不需要任何人为干预,反应堆都能保持安全状态”,“傻子都可以安全运行”的说法。

 

中国对高温球床氦冷堆的研究,只经历了一座小型研究堆,HTR-10。该堆仅有1万千瓦热功率,2千千瓦发电功率。发电功率仅有第一座商业示范堆的百分之一。

 

为了更全面地分析球床氦冷堆的安全性,我们先来看看该堆型发展的历史。

高温气冷堆有很多堆型,如英国的二氧化碳冷却石墨堆,美国和日本的棱柱氦冷石墨堆,西德(东西德1991年合并为现在的德国)的球床氦冷堆等。我国的高温气冷堆是球床氦冷堆。

球床高温氦冷堆的确有很多优点,比如热容大,能量密度低,燃料球在很高的温度下仍然稳定,负反应性系数储备大,非能动余热排出,氦气出口温度高,发电效率高,等等。作为冷却剂的氦气,也有化学性质稳定,不对反应堆部件产生化学侵蚀,中子截面小,密度变化对反应性影响小,容易提纯净化,粘度小,风机效率高,按质量计算的比热容大等优点。作为慢化剂的石墨,也有很多优点,如中子吸收截面小,膨胀率低,机械性能在工作温度区间随温度上升而提高,等等。

 

反应性是链式反应中子倍增率的一个描述。一个裂变中子可以被一个铀235核吸收,引起铀235裂变,产生更多中子。但是也会跑出堆芯,或者被别的原子核吸收,从而浪费掉。如果一个上一代裂变中子,正好产生一个引起裂变的下一代中子,这叫临界核反应,也就是中子倍增率k = 1k如果大于1,大于1那一部分叫做正反应性,反之叫负反应性。反应堆工作状态的变化(温度高低,冷却剂密度大小,控制棒插入深度)都会影响反应性。任何反应堆功率的意外增加,都应该引起负的反应性,这样功率会自动降回来,而不会几何级数上升导致反应堆失控。所以负反应性是核反应堆的基本安全保证。任何正反应性都应该避免,或者必须有足够的负反应性,来补偿特殊(主要是事故)情况下出现的正反应性。

 

因为氦冷和石墨慢化的上述优点,石墨气冷堆在上世纪80年代前后是核能研究的一个热点。除较早开展二氧化碳冷却的英国外,美、苏、德、日等国都有研究。球床概念是西德50年代提出来的。

 

1990年代之前,只有西德实际建设了反应堆研究这一堆型。美国虽有研究,但未建堆。西德的研究堆是于里希研究所的AVR,于1960年开始建设,1967年发电,热功率4.6万千瓦,电功率1.5万千瓦。1970年前,世界上只有这一座球床研究堆。该堆于1988年停堆。反应堆运行期间,事故不断。2011-2014年间,外部专家审查了该堆的运行情况,提出了严厉批评。2014年,于里希研究所公开承认了该堆的失败。由于放射性污染,该堆的拆除工作极端困难。

 

球床堆的第二座,也是第一座球床概念的商业示范堆,是西德于1970年开始建设的THTR-300(钍燃料球床高温气冷堆)。该堆热功率75万千瓦,电功率30万千瓦,于1983年建成,1985年开始发电。正式发电6个月后,198654日,一个燃料球卡住了。处理卡住的燃料球时,导致大量放射性泄露。厂方为了掩盖事实,谎称是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在8天前)飘过来的放射性,但被揭穿,因而造成信任危机。此后反应堆事故不断,不停有燃料球破损。后来因为发现热气导管上的一些栓梢坏了,于1988年秋停堆。到停堆为止,总共满功率运行了423天。短短的运行期内,记录的大小事故有80起之多。如果不是西德政府出手救援,投资方业已破产。19899月,停堆一年之后,该堆彻底关闭。199110月,二回路的冷却塔(当时世界最高)被炸毁。199310月到19954月,燃料球卸除并转运到一处临时堆放地。剩余部分被“安全封闭”。由于残余的放射性,拆除工作在2027年之前不会开始。目前的日常维护和安保由政府出资。

 

我国的高温气冷堆研究,实际上相当于德国球床氦冷概念的继续,堆型设计更是直接采用了德国的后续方案。主要参数如堆芯直径,燃料球设计等都没有变化。当然,我国研究人员也在很多方面做了改进和创新,如氦气机磁悬浮轴承系统,气动燃料球排出系统,蒸汽发生器的小螺旋盘管,数字化的控制保护系统等。

 

我国第一座研究型球床高温气冷堆,也是世界上第三座,是HTR-10。技术原型是德国核能专家G. H. Lohnert提出的HTR-MODUL(模组式球床高温氦冷堆)。该堆型所有“固有安全性”也是Lohnert首先提出的。HTR-10相当于HTR-MODUL的一个缩减版,规模远小于AVRHTR-101995年开始建设,2000年首次临界,20031月达到全功率。

由于德国于1989年已经关闭了所有的球床堆,1995年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只有中国有一座可以运行的球床堆。在建的石岛湾示范堆,将是全世界第二座可以运行的球床堆,也是世界第一座商用规模的模组式球床堆。

 

HTR-MODUL的设计开始于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基本成型,这时AVRTHTR-300都已退役。经过了AVRTHTR的经验教训,HTR-MODUL进行了一些改进。具体包括:1、缩小堆芯尺寸,降低堆芯功率密度,以利于实现非能动散热,并控制堆芯最高工作温度。2、将控制棒设置在堆芯外围,而不是直接插入燃料球中(TFTR-300),避免控制棒被卡住和扎坏燃料球。3、降低燃料中铀的装量和浓缩度(TFTR-300),一来可以降低功率密度,二来大大降低了进水后发生恶性核事故的危险,三是直接采用浓缩度较低的燃料铀可以避免核扩散。4、采用钢制压力容器,(代替THTR-300的预应力混凝土),可以工厂预制,避免长时间现场施工。

这些改进是直接针对AVRTHTR-300发现的问题提出的,但还没有得到实践验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新的问题出现。对于燃料球破损,放射性泄露等已经发生过的问题,也没有提出改进办法。

为了验证球床氦冷堆的“固有安全性”,我国2003年底在HTR-10上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可是这些实验非常值得商榷。

所有的实验设计的环境都非常友好,不是实际事故工况。功率都设定在3MW,而不是满功率10MW。氦气压强不是设计的30大气压,而是降到了25大气压。氦气出口温度也不是设计的700度,而是降到了650度。在失去冷却实验中,没有遵循先满功率运行100小时以上的惯例。在抽出控制棒实验中,抽出过程非常缓慢,而且关掉了冷却,这样堆芯温度有足够的时间上升,好让温度负反应性起作用。该实验只要控制棒抽出快一点,就会因反应堆功率大增而发生事故。这些实验结果也没有在同行评议的杂志上发表,而是发表在自己出的一个文集上。

没有实验支持的情况下,安全的理论计算或者分析也不尽人意。


12下一页
上一篇:提升地位创新发展 核能分会未来工作将紧扣热点下一篇:2015年1-6月全国核电运行情况

推荐阅读
中核二三领导班子调整
中核二三领导班子调整
8月22日,中核二三召开干部任职宣布大会,公司党委书
辛安核电项目有进展
辛安核电项目有进展
8月15日,烟台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山东海阳辛安核电
定了!中国华能迎新任总经理!
定了!中国华能迎新任总经理!
2024年8月19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拉动千亿级投资!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拉
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
中核集团人事密集调整!涉及江苏核电等!
中核集团人事密集调整!涉及江苏核电等!
宋克祥任中核医疗产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中广核新能源江西分公司原总经理邓东被查!
中广核新能源江西分公司原总经理邓东被查!
8月12日,“廉洁南昌”发布消息称,中国广核新能源控
精彩图片
  • 中核二三领导班子调整
  • 辛安核电项目有进展
  • 定了!中国华能迎新任总经理!
  •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拉动千亿级投资!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