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出台在即,规划编制体现了哪些新的理念,规划制定依从何种程序,涵盖哪些角度和内容,一直为外界瞩目,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近日在清华大学的一次讲座中,对此做出了系统性的表述,经《财新网》记者修订后授权在财新网刊出。 那么问题来了,核电如何规划呢?备受关注的内陆核电是否迎来“解冻期”呢? 《中国核网》特将涉及核电规划部分抽取出来,以飨读者。 以下是涉及核电规划内容: 徐林:不仅是一种时间节奏的安排。过去认为,规划在一定时期做些什么事情,比如在2002年到2015年期间,我们来安排规划领域重点项目和时间节奏,或者是应该做到什么程度。现在则有所不同,现在的规划更多涉及一些空间的安排和布局。假如交通网络的规划,路线怎么布局必须要落到空间上。去年我们完成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就有个空间格局,基本决定了国家未来城市化地区的主要分布。我们的规划不光要有时间的要求,同时也要有空间的摆布。还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比如对核电的规划,核电站到底应该在什么地方布局,这里的讲究非常多。要考虑安全问题,核电项目不能放在人口特别密集的地方,还有人主张尽可能不放到内陆地区,因为在内陆地区一旦出现问题带来的核辐射危害比放在沿海地区大得多。中国对核电的布局到目前为止都是在沿海,核电的空间安排很多技术性安全性考虑。” 小编点评:由此可见,公众参与决策越来越受到重视,“十三五”期间内陆核电是否重启,依然不明朗。 (本文参考《财新网》,徐林:以新理念编制国家规划)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