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定于10月中下旬访问英国前夕,英国方面爆出消息称,两国已就在英国东部布拉德沃建设核电站达成一致。这将是中国在西方国家设计和运营的第一座核电站。不过,在鲜花和闪光灯的映衬下签署协议可能只是几分钟的事情,而为了获得这份协议,中方在四年多的时间内可谓历经波折,终致柳暗花明。 英国核电:起大早、赶晚集 得益于二战期间的技术积累,英国从1956年起开始全球首座民用核电站的运营,当时还年轻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在丘布兰德亲自出席了启动仪式。然而仅仅一年之后,位于英国东北部坎布里亚郡、负责核燃料生产的温德斯格尔工厂发生事故,严重打击了民众对核能源的信心,英国民众开始对民用核计划充满畏惧情绪。由于政治原因,英国的民用核计划被划上中止符。 由于核电在英国遭到全民冷遇,目前英国的16个反应堆中有15个都将在2023年前退役,而“最年青”的一座核电站运营时间也超过了20年。几十年来对核电的忽视导致英国民用核电不但出现技术上的断档,负责核电运营的英国能源公司也陷入困境,在2002年宣布破产。2009年,英国能源公司的资产被法国电力公司收购。 然而,英国的电力供应已达到不堪重负的边缘,在冬季供暖的高峰期,电力需求已达到供应量的98%,电力危机迫在眉睫。为解决用电危机,英国只得再次上马核电项目。此时,英国人发现,从技术到人才上的缺陷,但自己已被挡在这个领域之外,各方面都得依靠外国公司的力量。其最新规划建造的欣克利角等核电站除了位于英国外,在其他环节上并不容易找到英国的影子:建造和运营有法国人,资金有中国人,技术则是美国人。 首次进军 功亏一篑 2011年9月,中国主要核电企业之一的中广核首次考察英国核电市场,认为英国是一个有潜力可挖但竞争激烈的市场。2012年3月,德国电力巨头意昂和莱茵集团两家公司宣布由于资金原因退出英国核电市场,并公开出售旗下负责核电开发的地平线项目。 在知道英国市场出现“空位”后,一直关注英国市场的中国核电企业反应迅速,在短短两周内就派出了两支队伍参与地平线项目的竞标。其中中广核与法国电力以及法国阿海珐组成竞标团队,国核技则与东芝、西屋联合。之后日本日立公司与美国艾克塞隆公司也决定联合竞标,使得地平线项目出现了三方争霸的局面。 对于中国企业可能掌握英国核电站,在英国国内也有一些疑虑的声音。有国会议员公开表示不能把拉电闸的权利交到中国人手中,害怕中国公司会对英国能源供应造成威胁,并担心中国公司会窃取英国核电技术。上述说法其实不值一驳,因为在核电方面中国的技术积累早已远超英国。在整个核电项目的推行过程里,中方一直在努力推动的是技术和设备的输出。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大臣戴维表示:“我们已经到了一个与中国人合作的新时代。” 然而,在三方角逐英国核电市场竞争的最后关头,中国国内却出现了对国核技参与竞标资质的质疑声,导致国核技在竞标结束前一周宣布退出。中广核也受此事牵连,无奈在截止期前一晚紧急通知退出。最终,日立团队在无竞争情况下拿下了地平线项目。 卷土重来 一致对外 最后一刻痛失入主地平线项目的良机,让中国核电企业进入西方市场的步伐被延缓。然而市场总是瞬息万变。5个多月后,英国核电市场又出现了新的“空位”。 2013年2月,英国塞特里卡电力公司迫于资金压力宣布退出核电市场。塞特里卡电力公司与法电合伙持有四座新核反应堆20%股份,其中两座位于欣克利角。由于法电未能如期与英国政府就差价合同(CFD)达成一致,欣克利角项目何时启动迟迟不决。而该项目前期费用支出巨大,在巨大财政负担的压力下,塞特里卡只能抽身而退。 在塞特里卡退出后,替代者的遴选随即展开。由于法电技术选型的缘故,在全球潜在合作伙伴里中广核的契合度最高。中广核在错失上次进入英国市场机会后,也一直在寻找新的机会。双方一拍即合,中广核决定接受来自法电的邀请,从2013年4月起开始对欣克利角项目进行前期研究。 中广核与法电的合作也得到了官方的支持。当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访华的法国总统奥朗德时,双方宣布两国政府支持中广核、法电和阿海珐集团在全球核电领域的长期合作,并明确支持中广核与法电投资英国核电市场。 政府层面的背书给中广核与法电以巨大的信心。2013年6月,中广核与法国电力就在英的合作模式达成一致,中方提出将欣克利角项目投资与另一个新核电厂关联的“1+1”方案,法电表示接受。 法电之所以爽快接受中广核提出的条件,是因为它急需找到塞特里卡退出的“接盘侠”,同时也需要中方的资金支持。但法电在稳住中广核的同时,在背后搞起了小动作。这就是,法电邀请的另一家中国核电企业中核集团也表现出兴趣,寻求与法电共同开发英国核电市场。 河蚌相争,渔翁得利。然而此时,两年前中国企业在地平线项目上铩羽而归所交的学费终于有所体现。中国驻英使馆及时提出,在对外核电开发谈判中要加强国内协调,让中资企业一致对外,避免损害国家利益;在谈判中将中国企业控股并主导开发一座新的核电站作为中方的关切点,纳入各项高层对话和高访议题,要求英国政府对此做出正式承诺。 上述中肯的一线意见被国内迅速采纳,国家能源局很快正式发文,就中广核与中核集团在英国市场的竞争与合作做出指示,明确要求对法电的谈判由中广核牵头组成中方联合体,以此模式积极推进与法电在英国核电市场的合作。此后,中广核与中核集团很快理顺了两家关系,让法电两头杀价的如意算盘落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