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简介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合肥研究院”)是中国科学院多学科综合性科研基地。根据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总体部署,2003年由合肥分院和四个研究所整合而成。经过多年发展,合肥研究院已成为中国科学院重要的科技创新、高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基地之一。目前,合肥研究院共有10个科研机构,包括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固体物理研究所、合肥智能机械研究、强磁场科学中心、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医学物理与技术中心、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应用技术研究所。合肥研究院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西郊风景秀丽的蜀山湖畔的董铺岛上,面积2.65平方公里,又名“科学岛”。 合肥研究院在职职工2450人,其中科技人员1859人,院士4名,高级研究人员768人,在学研究生1500余人,在站博士后人员75人。合肥研究院拥有21个装备优良的实验室、研究中心和10多个大型技术物理实验平台,包括2个国家大科学工程,1个国家级和3个省级研发工程中心,13个中科院和省级重点实验室,还包括机电设计、研制中心和图书网络中心等技术支撑部门。2002至2014年间,共获得17项国家级奖项,包括国家科学进步一、二等奖、创新团队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此外还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和自然科学一等奖25项,发表SCI收录论文8467篇,授权发明专利1082项。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的主渠道,其历史可追溯至1981年,现已培养了4630多名研究生,其中包括1995名博士生和2635名硕士生。 合肥研究院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致力于前沿等离子体磁约束核聚变、全球环境变化、新材料探索和极端条件下物理新现象等方面做出先导性、战略性研究。
二、招聘平台 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支持建设的创新型研究所,同时也是中国科学院中子输运理论与辐射安全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研究所的目标是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核能安全技术研究基地、核能安全专业高端人才培养中心、核电站及其它核设施安全技术综合支持平台及第三方评价机构。 研究所在多学科交叉先进核能研究团队(FDS团队)研究基础上成立,在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未来先进核裂变能-ADS嬗变系统”、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和国家核安全科技创新计划等重大项目的牵引支持下,重点针对中子物理与临界安全、核材料与设备安全、核热工与事故、核系统运行与控制安全、辐射防护与环境影响、核能软件与仿真、可靠性与概率安全、核技术应用、核能化学与安全、核应急与核文化等领域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开展多学科交叉的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 研究所/团队文化体系和管理结构独具特色,现有成员400余人,包括“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国家“973”计划首席专家2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6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人、安徽省“百人计划”入选者3人,国际学术组织任职专家30余人次,科研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者占~80%。 核能是国家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核安全是核能发展的生命线。核安全所·FDS团队目前承担的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主要围绕第三代、第四代裂变核能系统以及聚变能应用系统等未来先进核能系统的设计研发开展,其核安全特性直接影响系统的竞争力和未来发展前景。为深入推进人才强所战略,进一步建立高水平科研队伍,现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百人计划”学术帅才(A类)。 三、招聘岗位 学术副所长(核能科学与工程领域) 四、岗位职责 准确把握学科动态和发展方向,注重战略谋划和前瞻布局,组织带领科研团队,促进具有重要影响的重大突破和重大创新成果的产出;组织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扩大本领域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积极培养青年人才。 五、任职要求 1.一般应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55岁。具有在海外知名大学、国际知名科研机构或企业担任教授及相当职位的任职经历。 2.专业方向为中子物理与临界安全、核材料与设备安全、核热工与事故、核系统运行与控制安全、可靠性与概率安全、核能软件与仿真等,在本领域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广泛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具有领军才能和团队组织能力。 3.引进后应全职在国内工作不少于3年。 六、提供支持 中科院给予入选者人才专项经费700万元(含组建团队经费300万元),基建经费100万元。核安全所根据入选者需求、结合实际情况,提供:至少10名科研助手;足够面积的实验室以及日常试验设备、足够面积的办公室、现代化及舒适的工作条件与环境;科研配套经费500万元并积极协助多渠道争取外部经费。 七、应聘方式 申请人提交完整的个人履历、已取得的代表性成果证明、今后工作和团队建设计划等申请材料,并提供至少3位本领域有影响的科学家的推荐信(由推荐专家直接提供至招聘单位)。应聘材料接收邮箱:talent@fds.org.cn,联系电话:+86 551-65593648。招聘截止时间2016年12月30日。详见网站www.fds.org.cn 。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