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武 胜 核材料与工艺专家。1934年出生,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有色金属学院。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核材料与工艺研究,解决了核聚变材料加工成形的关键技术,完成了不同功能部件的研制任务;在物理冶金方面,组织解决了钚合金的特种浇铸成型定向凝固技术;主持研制两种高韧性和耐蚀性优良的铀合金。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0. 李恒德 核材料专家。1921年出生,1942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获学士学位;1947年毕业于美国卡尼基理工学院;1953年毕业于美国宾夕凡尼亚大学。1955年起任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中国核材料和金属离子束材料改性科学技术的先驱者之一。在国际上最早阐明铍的滑移、孪生和断裂机制。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1. 刘伯里 放射化学家,中国放射性药物领域开拓者之一。1931年出生,1950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化学系, 195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1993年至今在北京师范大学任应用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首创了湿热熔融标记法和冠醚介质催化交换法。在药物研究和核废料处理研究上都有很深的造诣。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2. 朱永贝睿 核化学化工专家。1929年出生,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长期从事核燃料萃取化学及工艺和高放射性废液分离化学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研究成功磷酸三丁酯溶剂萃取法核燃料后处理化学工艺并顺利用于生产,满足了国防需要。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3. 程天民 防原医学与病理学家。1927年出生,1951年毕业于第六军医大学。曾任第三军医大学校长,现任第三军医大学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全军复合伤研究所名誉所长。曾14次参加我国核试验,并进行了大量实验室工作,阐明了核武器的杀伤作用与防护原则。1996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34. 吴德昌 毒理、辐射防护专家。1927年出生,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筹建我国第一个放射毒理学实验室,在国内首次阐明放射性落下灰的沾染规律、损伤人体特点及防护措施。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5. 马福邦 反应堆工程专家。1934出生,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高级工程师。参加我国第一座从苏联引进的研究性重水实验堆建造、消化吸收和改进的工作。作为技术负责人,组织了我国首座技术难度大的反应堆的改建工作,提高了技术性能,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在我国核电起步时,提出了必须建立技术支持、技术管理体系和技术路线的重要建议,并推动实施。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4年逝世,享年70岁。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