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图文科普:“核字辈”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发布时间:2015-12-15 23:20 原作者:林颖  



36.  丁伯南

加速器物理及应用专家1945年出生,196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核爆测试专业。曾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先后组织研制了我国第一台10MeVLIA直线感应加速器和规模更大的达到同类装置世界先进水平的神龙一号加速器,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和高技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7年逝世,享年63岁。逝世16天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7.  朱光亚

核物理学家,我国核科学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1924年出生,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9年获密执安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参与组织领导了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及历次核试验,为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参与组织领导了秦山核电站筹建、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开发研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及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1年逝世,享年87岁。

38.  赵仁恺

核反应堆工程专家1923年出生,1946年获国立中央大学机械工程学士学位。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研究员。曾任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国家核安全局专家委员会副主席。国家863计划能源领域第二届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作为技术负责人之一,参加和主持完成中国第一座军用生产钚反应堆的研究设计和试验,参加和主持中国潜艇和动力堆的研究设计和试验运行。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0年逝世,享年87岁。

39.  乔登江

核物理学家、核技术应用专家1928年出生,1952年毕业于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物理系,1963年入伍。中国核爆炸理论、应用与抗核辐射加固技术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在核爆炸火球发展的过程,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和核电磁脉冲的传播,以及放射性沾染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深入研究和总结。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5年在上海病逝,享年87岁。

二、数据分析

1.所占比例

截止至201511,根据中国工程院官网,共有工程院院士782人,已故院士154人,共936人,核专业院士39人,占全体院士比例4.17 %。所以说,核圈还是很小的。


全体院士                                        核专业院士

2.性别比例

38位院士中,女院士仅为1人。

全体核专业院士                       核专业女院士

现如今,坊间传言,女本科生是黄蓉,女硕士是李莫愁,女博士是灭绝师太,那女院士呢?天山童姥?

不过,这个比喻说的不是外貌,是功夫,漂亮的女博士也有很多。邱爱慈院士学术造诣高,为祖国贡献大,她是美的。

3.本科毕业院校分布

在这38位工程院院士的毕业院校中,清华、北大、上交等老牌核专业院校所占比例较大。

4.入选年限分布

核电起步初期以及国防核武器的需要,上世纪90年代核专业工程院院士较多。

5.专业分布

这些院士中,搞聚变的相对较少,即使不是院士,搞聚变的也相对于搞裂变的少。希望ITER的建成,能让聚变的发展跟进一步。

活到老,学到老。向核字辈的工程院院士们致敬!

1234
上一篇:然而PET早就看穿了一切下一篇:人手必备的核能简历!
推荐阅读
华龙总师邢继:用成长行迹绘核电强国图
华龙总师邢继:用成长行迹绘核电强国图
核电被公认为是一种高效清洁能源,中国的核电发展从跟
贺禹: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姿态努力开拓国内外清洁能源电力市场
贺禹: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姿态努力开拓
4月10日上午,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
七问三门海阳核电站装料安全性,中方设计院、总包方如是回应
七问三门海阳核电站装料安全性,中方设计院
中国引进三代核电技术的自主化依托项目、全球首批AP10
AP1000到底行不行?
AP1000到底行不行?
美国当地时间2018年1月4日,西屋电气同意以约46亿美元
核反应堆诞生75周年 MIT重启石墨堆
核反应堆诞生75周年 MIT重启石墨堆
就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12月,核反应堆迎来其诞生后的第
叶奇蓁:占领未来核能制高点 中国在这些方面有后发优势
叶奇蓁:占领未来核能制高点 中国在这些方
中国在建三代核电捷报频传。台山核电1号机组和三门核
精彩图片
  • 中核二三领导班子调整
  • 辛安核电项目有进展
  • 定了!中国华能迎新任总经理!
  • 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1台机组,拉动千亿级投资!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