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斗士——核电站 陆军军官学院
卢金帅 迄今世界已经爆发了三次石油危机,每次都会引起世界经济动荡,足可见世界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而常规能源在面对整个世界的能源需求时已经捉襟见肘。第一次石油危机在1973-1974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时,国际油价从每桶3美元涨到12美元,石油价格暴涨引起了西方国家的经济衰退,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下降了4.7%,欧洲增长下降2.5%,日本则下降了7%;第二次石油危机,1979-1980年,伊朗爆发革命,随后伊朗和伊拉克开战,石油日产量锐减油价骤升,从每桶14美元飞涨到近40美元,造成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3%;第三次石油危机,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次年1月,美国对伊拉克开战,随后三个月的时间,油价从每桶14美元突破40美元。可见石油一喷嚏,世界金融大海啸。 面对如此的情景,各国纷纷寻找新型能量来源。质能方程和原子弹的爆炸让核能的概念从天而降,在石油危机的压力下,核能的巨大威力使他很自觉地成为了大国的宠儿。核电站这个新生儿就此应运而生。 现阶段核电站有下面几个类型:轻水堆核电站、重水堆核电站、石墨水冷堆核电站、石墨气冷堆核电站。 美国的宠儿轻水堆 美国大部分的核电站都是轻水堆型核电站,为了占领核电的国际市场,60年代末美国政府批准低富集铀的出口,把美国的轻水堆推向了世界。事实上轻水堆核电站可分为沸水堆核电站和压水堆核电站,两者都是用轻水做工作物质。 压水堆核电站 压水堆核电站有两个回路,第一回路:主泵将高压冷却剂(水)送入反应堆,一般冷却剂保持在120~160个大气压。在高压情况下,冷却剂的温度即使300℃多也不会汽化;第二回路:第一回路的水通过数以千计的传热管,把热量传给管外的二回路水,使水沸腾产生蒸汽,从而推动发电机发电。 沸水堆核电站 没有了压水堆的两个回路,冷却剂(水)直接在反应炉中沸腾成蒸汽从而推动发电机发电。相比于压水堆,沸水堆回路能量利用率较高,但是压水堆能更好得将辐射控制在第一回路中。 加拿大的拿手好戏重水堆核电站 重水堆核电站是发展较早的核电站,但是拿得出手的只有加拿大的坎杜型(CANDU型)压力管式重水堆核电站。这是加拿大皮克灵核电厂(重水堆)。 下图是加拿大设计的先进重水堆,功率达1000MW。 重水堆核电站通俗的来讲就是用重水反应堆来烧开水的意思。也是二次回路的意思,只不过第一回路中冷却剂为重水(氧化氘),也可以为轻水;第二回路为轻水,做为驱动发电机的介质。所不同的是重水堆中使用重水作为慢化剂,因为重水的慢化的效果太牛逼了,所以不需要多么高浓度的铀,这样使用天然铀就可以做为燃料了,对于没有很好提纯工艺的国家来说是很实用的。但是就是这样的话,核电站体积太大,而且重水的价格很昂贵,所以核电站的成本比轻水堆大多了。 老态龙钟的石墨水冷堆和石墨气冷堆 这两个兄弟都是用石墨作为慢化剂的,区别是冷却剂不同罢了,水冷堆及用水,而气冷堆以气体(主要是指二氧化碳或氦气)作为冷却剂。但是,两者都因安全等问题赶不上时代的脚步最后已经是垂垂老矣了。 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或地区建有核电站。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统计,现在共有437台核电机组在运行,总净装机容量370多GW。 目前核电约占全球总发电量的15%,根据IAEA发布的全球中各国核发电占全国总发电比例的统计数据,其中法国高达77.7%,韩国为34.6%,日本为18.1%,美国为19.2%。 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实验性石墨水冷堆奥布宁思科核电站,1957年美国建成世界上第一个投入商用的压水堆希平港核电站,五十年代英法也相继建成了若干石墨气冷堆核电站,史成第一代核电站。 60、70、80年代核能的发展在苏美核军备,以及大多发达国家以及日本的帮助下,核电站出现井喷现象。现在国际上的大多数核电站都是在这个时间发展起来的。 80年代左右,美国的三里岛核电厂事故、苏联发生了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核电发展迟缓。出现了新的标准,更注意安全了。美国核电用户要求文件(URD)和欧洲核电用户要求文件(EUR)成了第三代核电站的安全和设计技术要求。法国的改进型电厂(如EPR)和美国能动型电厂(如 AP1000)已很契合三代了。 虽然核斗士很强大,但是他也不安分,前几年不就在某小岛上发生事故,传闻现在辐射还没清除。因此千万不要尝试自己造哟。好了核斗士的故事讲完了,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注:一些图片来自网上。)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