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2月24日讯 据日媒12月23日报道,2015年12月12日,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全球气候变化新协定——《巴黎协定》正式通过。 这一在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协定的签署过程中日本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协定的签署对日本以及日本的核电有何影响?近日日本某媒体对此做了解读。 《巴黎协定》签署 日本未发挥主导作用 相比1997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此次《巴黎协定》签署过程中,日本并未发挥主导作用。自1997年《京都议定书》通过以来,日本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主导作用。然而此次《巴黎协定》签署过程中日本一贯的积极的日本,似乎开始变得被动。究其原因,还是要追溯到2011年发生的那场东日本大地震上。 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此次地震导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可以说从根本上改变了日本的能源结构。东日本大地震前,核电在日本的能源结构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不产生温室气体的核电也成为了日本应对气候变化的致胜法宝。然而东日本大地震的发生,引发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事故让日本人认识到了核辐射的破坏力,不少日本民众纷纷站出来抵制核电站,日本国内各种反对核电站的示威游戏此起彼伏。面对民众压力,日本政府不得不关停核电站,实行火力发电,这就导致了日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激增,使得日本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开始变得被动。然而《巴黎协定》内容已经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如果日本不积极参与,那么很可能影响到它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 美国对《巴黎协定》态度或将有变 此外,该日媒还对美国对《巴黎协定》的态度进行了解读。该日媒指出,美国虽然在此次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上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的签署,但是美国国内的反对之声也不在少数。下届政府能否还能像现在这届政府一样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不得而知。 或许会迫于议会压力,无视《巴黎协定》。但是,美国毕竟比较特殊,美国政府和议会之间的关系比较微妙,中间充满了许多不定数,所以美国政府能否一直坚守《巴黎协定》的相关规定还是一个未知数。所以日本不能以美国为参照,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不能跟着美国走。 日本核电何去何从 那么在《巴黎协定》通过之后,日本具体该做些什么了呢?日本的核电前路又该如何走下去呢?日本已经向国际社会承诺到2030年为止,实现温室气体比2013年减排26.0%。以日本现在的这样一种能源结构还是能实现的。然而,正真让日本感到为难的是《巴黎协定》中提出的一个具体目标。即在此后半个世纪内,实现温室气体吸收量和排放量相平衡的这样一个具体目标。而对于日本来说想要在今后的五十年里实现这一目标,那么占总发电量9成的火力发电必须全部由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来取代。这对日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压力。 那么日本的核电能否担此重任呢?据了解,截至2030年度,日本核能发电在日本全国总发电量中所占的比例将超过两成。而这一比重在2030年后的70年里是维持,还是减少,还是增加,这并不好预测。但是必须承认的是,9成的火力发达全部由核能发电来取代,这是不现实的。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前,日本国内核电比重最高也不过三成多点。 因此,日本政府想要积极参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巴黎协定》中提出的这样一个具体目标,就不得不面对重新启动核电站的问题。然而,日本国内反对核电站的声音越来越多,日本政府想要重新启动核电站困难重重。 明年春天,日本政府或将出台《能源与环境推进战略》。日本政府应该借着此次几乎好好规划一下今后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时所应做出的具体行动。首先要明确2030年减排目标实现的具体进程,同时还应制定一些具体的,政治约束力较强的相关规定,以实现《巴黎协定》中提出的在今后半世纪内实现温室气体吸收量和排放量持平的这样一个具体目标。总之日本必须改变现在这样一种被动的处境,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