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4日,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会见法国外贸部长后宣布中国决定向法国购买引进核电设备。2015年12月27日,随着江苏连云港田湾核电站扩建工程5号、6号机组正式开工建设,基于M310的改进型机组成为绝唱,中国核电将全面进入核电3.0时代。“青春易老,韶华易逝”,虽然法国M310技术将成为过去时,但法国在核电方面的探索精神对我国仍具现实意义。 本期为大家奉上《从起步到腾飞》中译者的话以作纪念。正如大亚湾第一任中方厂长濮继龙先生所说,“从《起步到腾飞》说的是法国压水堆核电站的历史,我认为它也可以看作是一本励志书。” 《从起步到腾飞》译者的话 《从起步到腾飞》一书,概括介绍法国50年来发展核电技术的历史和经验,并热切地希望本书能引起我国读者,特别是核电工程师和对制定能源政策有影响和决定权的部门和单位的关注。 法国是一个民族自立精神和民族自豪感非常强的国家。法国对待核技术的态度和立场,与我国有很多相似之处。法国一直在致力于摆脱美国的控制和技术垄断,最终发展成了自己的“纯法国”核技术。法国的国土面积比中国小了20倍,又是一个缺乏一次能源的国家。为了保证在能源供应上也实现自给自立,法国选择了核电技术。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恢复阶段到现在,经过近50年的建设,法国已拥有54座核电机组,其四分之三的电力来自核电,有相当数量的电力出口到邻国。而且,法国核电工程积累了自己的核电技术,形成了系列化的核电机组产品,全部设计和制造都实现了法国化。 法国核电发展的过程中也曾经有过痛苦的经历。1963年以前,由于法国当时还没有掌握浓缩铀技术,为了发展核武器,法国原子能委员会主持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石墨气冷反应堆技术。随着法国决定发展核电,法国电力公司加入了研制者的行列,以石墨气冷反应堆为动力的核电机组诞生了,并形成了一个小批量的装机高潮。 然而,当法国电力公司摆脱了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的政治影响,开始从经济性,即盈利性上考虑问题的时候,他们发现,石墨气冷堆的容量做不大,因而其预期的电价比同类规模的轻水堆核电厂要高出许多。必须放弃自己的“成熟技术”,向美国人去学习轻水堆,这一结论对于很多一直就献身于法国核技术的人来说,其痛苦是可想而知的。当时法国政府的高明之处,是他们没有被狭隘的自立情结迷住眼睛,于1969年支持了法国电力公司的建议。这一举措无疑是有远见的,是法国核电随后30年辉煌的重要政治支持力量。 但是,另一方面,法国并没有因为放弃了自己的过时技术而同时也放弃了自己的自力更生意识,他们采取了精心安排的谨慎步骤,实施了轻水堆技术法国化。通过竞争比较,最终选择了压水堆技术。1958年创立的小公司——法马通公司,开始从美国西屋公司购买压水堆技术专利,利用许可证在法国本土生产压水堆设备。与此同时,法国电力公司派出大批人员赴美学习电厂设计和运行。他们慎重地与西屋公司合营成立核设备供货公司,与比利时合营成立核电公司,从300Mw 的小机组开始,建成舒兹A 核电厂,以其作为人员培训和设备考验的基地。随后仍以合营的方式,在比利时建成900 MW 原型堆核电厂。经过这样的“引进、学习、消化”过程,从1970年开始,法国在费胜内姆和布热开始了批量的压水堆核电厂建造。 “标准化、批量化”是法国核电比其他国家搞得更成功的重要优势条件。由于有批量订单,设备制造就有了长期发展目标,因而也就有了预定的研发投入。机组实现了标准化,就有可能实现有效的工程经验反馈,不断地提升机组的功率水平和安全余量,使设计不断优化。 设计不断优化的结果,使法国核电机组从CP0,CP1,CP2,
经过P4和P’4,一直发展到目前世界上最大容量的机组N4,这就是一个继引进、学习、消化之后的伟大的“改造、创新”过程。到N4机组在舒兹B电厂投产时,可以说,法国在放弃了“自己的”气冷堆技术之后,又找回了“自己的”压水堆技术。他们已经可以完全不依赖其他国家,自己设计生产出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核电厂了。这一深谋远虑的国产化进程,靠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有计划的大量投入,终于苦尽甘来。 这一独立自主国产化的硕果,完全得益于长期稳定的核能政策,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原则,以及机组标准化设计、设备系列化生产和高效的工程运行经验反馈体系。当然,这也归功于奋力献身于这一事业的法国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者们。 我国的自然资源在总量上要远比法国丰富得多,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加上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的不均衡,仍然要适当地发展核电,以实现能源的多样化。同时,我国还需通过核电技术的发展,保持和提升核技术水平。核电还是提升我国重型机加工工业与电子工业技术与质量管理水平的驱动器。我国政府确定了“适度发展核电”的方针,而且选定了压水堆作为技术路线,这是我们的优势。虽然在堆型上我国核工程界曾有过各种争论和议论,但实际工业体系一直是以压水堆为主的。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厂300Mw机组,和引进法国技术、设备与管理的大亚湾核电站,都是压水堆技术。他们良好的运行业绩,说明我国已具备了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的基础。 随着秦山二期和广东岭澳核电站的建设,我国在压水堆系列核电厂独立自主化方面,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在总结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建设与运行经验的基础上,秦山二期和岭澳工程的中方设计参与程度和设备国内制造的比例,有了大幅度提高。虽然我们还没有完全走完“引进、消化、吸收”的路程,但可以相信,再经过2-4台机组,我们一定能实现基本自主化的目标。在此基础上的创新,也是指日可待的。 中法两国一直有着深厚的友谊,在国际反霸权主义的舞台上,有着共同的政治利益。两国在经济与文化方面的合作也十分密切。在核能方面的合作尤其活跃并富有成效。在研究我国核能发展规划和技术进步时,法国压水堆核电厂的成功故事,以及从中总结出的成功经验,对我们一定会有很多启发。 一向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发展业绩十分自豪的法国人,同时也是冷静和谦虚的。舒兹A厂是法国以引进、模仿为主的第一座实验压水堆厂,舒兹B厂则是法国最先进水平的“新生代”核电厂。这一法国核电历史上首尾两端的标志物,恰好建在同一个地方。这也许是一种巧合,但以《Chooz: From A to B》(《舒兹:从A到B》)来命名本书,确实是有深意的。作者明确地指出,二十几年来法国核电走过的漫长道路,一直到N4的辉煌,其实不过是整个核电事业发展中的头两步。后面的路更长,事更多,事业也将更辉煌。考虑到许多中国读者在通读本书以前不一定很了解法国核电发展的史实,同时照顾到我国读者的欣赏习惯,我们把原书名译为《从起步到腾飞》。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