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前总师:辽宁舰唯一遗憾就是没装核反应堆

发布时间:2017-10-30 16:30    来自: 中国核网

2012年,辽宁号航空母舰正式服役,不仅填补了我国航空母舰史上的空白,代表着我国航母事业从无到有,实现了的突破。而在瓦良格/“辽宁号航母的总师认为它离完美战舰还差一座反应堆。

核动力和航母是不是天生的一对?如果不考虑价格,谁也不能否认。现代的核动力航母一次加注燃料至少能运行20年,这给航母的部署和快速反应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核动力航母的大吨位和大空间,也为装备更多的舰载机和武器设备奠定了基础。

20132月,一条来自中船重工网站的消息证实,国家科技部核动力船舶关键技术及安全性研究”863项目和小型核反应堆发电技术及其示范应用科技支撑项目已正式立项。这条信息当时立刻引发了海外媒体对中国将要研制核动力舰艇,特别是核动力航母的猜测。今年4月份,随着第一艘国产001A型航母的下水,国内专家预测中国未来航母发展,核动力必然是重要发展方向。

 “辽宁号航空母舰2012年正式服役,不仅填补了我国航空母舰史上的空白,代表着我国航母事业从无到有,实现了的突破。尽管辽宁舰成为了中国航母高速发展的开始,但瓦良格/“辽宁号航母的总师认为,在苏联航母体系中,它与完美战舰之间只有一个缺点。

瓦良格号航母总师巴比奇受聘中国?这已是一条被它的权威发布者辟谣的假新闻。而在2006年,《现代舰船》杂志对巴比奇本人的专访却突出了几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巴比奇认为苏联航母装备大量导弹并无不妥,未装备核动力是瓦良格/“辽宁号航母唯一的缺点。这些在今天看来有些难以理解的观点,实际上正是当年苏联航母使用与设计的写照。


 


巴比奇透露,按照当时苏联的规划,尽管基辅级排水量仅为美国巨型航母的一半,但这种相对便宜的战舰却能快速建造,从而在海上达到军事上的均势。而且,虽然基辅级当时装备的雅克38战机性能严重不足,但超音速垂/短战机已在规划中(雅克141)。至于苏制航母上广为诟病的大量导弹,巴比奇表示,这些可搭载常规与核弹头的导弹在当时无与伦比,而在计划使用这些导弹的世界大战中,它们或许是能威胁美国航母的唯一手段。


 


当被问到库兹涅佐夫级航母有何缺点时,巴比奇说:它唯一的缺点就是没安装核反应堆。对于这一点,我们需要跳出常规思维,站在苏联的特定作战需求中思考问题。尽管古巴导弹危机给了苏联当头一棒,但实际上并未改变苏联倚仗核潜艇,倚仗导弹核打击威慑美国的方针。不同之处在于,苏联下决心为保证、配合核潜艇的全球部署,将苏联红海军由此前的近海型海军转变为远洋海军,而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远洋海军的核心都只能是航母。


 


针对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全球部署需要,为其充当护卫的航母无疑最好也能配备核动力。但巴比奇称,尽管苏联工业部门早在1973年就能已做好为航母安装核动力与弹射器的准备,但直到1987年工业部门才接到为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安装这些设备的命令,而一切都太晚了。因为库兹涅佐夫级航母未装备核动力,且苏联的海外基地不足以保证红海军大舰队的全球部署,因此苏联设想的,水面舰艇对核潜艇的全球保护体系从未形成。


 

航母核动力系统示意图


具体到中国,按照“4万吨级以上航母配备核动力最佳的规律,中国目前的航母定位从一开始就相当适合发展核动力航母。军事专家李杰曾表示,中国的第2艘国产航母或将采用核动力。对于中国而言,发展核动力航母并不是追求类似美国的全球部署能力,而是能以更高的效率保护位于敏感地海域的关键航道与广袤的领海。因此,需求的不同将直接决定中美航母在关键技术、使用方式上的不同,而这些不同并无优劣之分。截至于瓦良格号,苏联航母能给予中国的技术借鉴已经到头,但苏联航母发展理念能帮助中国形成适合本国需求的独特航母发展思路。

中国核动力的进步,可以从民用核反应堆的发展上初窥端倪。和美俄法等国一样,中国的民用核反应堆技术其实军转民的结果。中国的秦山核电站一期的技术来源,就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压水反应堆。从大亚湾核电站到岭澳核电站一期、二期, 再到红沿河核电站,这则是一条引进法国核电技术在逐步国产化的历程。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的民用核电已经产生了质的飞跃。中国核电产业飞速发展,肯定会为舰艇的核动力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来源:

1.  前总师:辽宁舰唯一缺点就是没装核反应堆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578304024116734543&wfr=spider&for=pc

2.  中国发展核动力航母众望所归 小型反应堆或是最大挑战

http://mil.sohu.com/20130807/n383573205.shtml

声明

以上内容由中国核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核网” 

 

上一篇:日本最新内阁报告:重视承认“核电非零风险”,核安全警钟长鸣下一篇:中子在反应堆中的“灵魂”之旅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NuclearNet
  •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联系我们|网站声明|中国核网-核能领域第一垂直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