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导报记者 刘静 台海核电借壳上市 外延扩张促盈利大幅提升 丹甫股份自今年3月24日开始,历经3个月的停牌后,发布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公司与台海核电的所有股东签署了《重大资产重组框架协议》,台海核电将实现借壳上市。全部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变为台海集团,实际控制人变为自然人王雪欣。重组后,丹甫股份将成为核心核电设备和军工产品提供商。 开资料显示,台海核电主营业务为生产和销售核电专用设备,以核岛中核心设备主管道产品为主。2010年以后,台海核电陆续新开工海南昌江、广西防城港、江苏田湾、山东海阳、浙江三门、福建福清等核电机组主管道的生产。台海核电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够同时生产二代半堆型和三代AP1000、ACP1000堆型核电站一回路主管道的制造商,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具备三代核电主管道全流程生产能力的制造商,在核电站一回路主管道市场上,台海核电居于国内领先地位。随着二期工程的产能释放,公司核电产品领域拓宽,将来有望发展成为国内核电设备(不仅仅是主管道)主流厂商。 台海核电具备国防科工委颁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同时已经具备相应的技术储备,凭借独特的材料优势和机械加工工艺优势,目前已开展相关项目的合作及开发,对军品外延扩张也将促进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 当前,国防军工领域是我国改革的重要领域之一。其中推进军民融合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做出的重大长期战略部署。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制造军工产品是军民融合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已有上千家民营企业获得武器装备生产许可证,占颁证总数量的一半以上。市场普遍预计,获得许可证的民营企业将会迅速向海陆空各式装备渗透,赢得军工订单,分食国防持续快速投入的盛宴。台海核电也是一家获得军工产品生产资质的民营企业,在政策扶持下,台海核电对军品的外延扩张能力值得期待。 目前来看,综合比较各种发电方式,核电兼具资源可持续性、环保安全性和成本可控性三大特点,优势十分突出且符合我国能源安全的国家战略。相较之下,由于我国主要大江大河的开发已基本完成,水电今后选址面临较大瓶颈。火电受制于资源和环保,未来比重将会下调。其余如风电、太阳能、光伏等成本高昂,暂时还难以大面积推进。而作为清洁能源,核电具有无温室气体排放、选址灵活、容量大、高效稳定、经济成本低、投资回报高等诸多优点,能满足工业化大规模使用,可有效取代煤电,具备产业化发展的条件。 与几个主要核电国家相比,法国核电发电量占本国发电量的比例为73%,韩国为30%,美国为19%,俄罗斯为18%,而我国目前核电发电量仅占全国发电量2.1%,与世界平均水平的12%还存在较大差距。 在2014年6月国家能源局召开的“十三五能源规划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指出,“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达3000万千瓦”。这是截至目前,国家层面对核电发展最新的表态。 在此背景下,到2020年的未来七年,我国的核电设备采购量将逐步释放,核电铸锻件、核岛常规岛主设备、核级阀门和核电空调同暖系统等细分行业将全面复苏。在核电投资中,基建、设备和其他项目通常分别占40%、50%和10%。其中设备投资方面,核岛设备、常规岛设备和辅助设备通常分别占设备投资的52%、28%和20%。按照2020年我国在运在建核电总装机容量8800万千瓦来计算,我国核电总投资规模将高达万亿元。如果按核岛、常规岛、辅助设备国产化率分别为70%、80%、90%计算,那么未来七年国内核电设备制造商将分享超过3000亿元的市场,即年平均每年核电设备制造市场将高达400亿元以上。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当前国内核电设备供应商数量不多,台海核电主管道业务的主要竞争对手为三洲核能、二重重装。台海核电的竞争优势主要有:拥有系列经营资质和许可证、先进的材料技术、积累多年的研发优势和良好的产品使用记录。 核电领域公司将伴随行业高增长而成长,维持现有市场占有率(主管道产品市占率40-50%)。其它民品增长来自二期工程的产能释放,向火电、水电、油气等行业渗透。台海核电已获得军工产品生产资质的民营企业,在政策扶持下,台海核电对军品的外延扩张能力值得期待,交易预案披露未来三年军工主管道产品订单每年大约2-5亿元。 但根据预案,预计台海核电2014年、2015年、2016年,营业收入分别约为5.80亿元、8.27亿元、11.30亿元,台海核电将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0,000万元、30,000万元和50,000万元。照此预测可以判断,未来三年公司收入增速均在35%以上,净利润增速均在50%以上,体现出良好的成长性。更有券商分析师预测,结合台海核电所处行业发展趋势及交易预案中的业绩承诺,2014-2016年台海核电收入有望达到6.5、8.8和11.5亿元。综合毛利率会可维持在53-54%左右。 对此,数家券商相继发布报告,提示估值提升带来的投资机会。7月22日中信建投发布报告认为,台海核电主要从事的核电和军工业务均属于高估值行业,当前股价并没有完全反应交易后的资产价值,考虑到未来三年内核电站建设处于景气向上周期、军工产品符合我军发展方向从而获得更多订单,给予公司买入评级。近期光大证券报告也表示,核电与军工同属于战略性行业,这是看好公司突破估值边际的前提。自6月23日复牌起,丹甫股份股价自10.01元一路上涨,连续8个涨停板直至7月3日临时停牌。3天之后,复牌的丹甫股份强势上演第9个涨停,直至7月30日达到35.5元的高点。截至9月5日,公司收盘价32元,仍然显著高于此前公布的10.16元的增发价。 截至8月22日,公司针对本次重大资产重组进展情况表示,当前涉及的审计、评估、盈利预测及标的资产的尽职调查等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待上述工作完成后,公司将再次召开董事会审议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相关事项,同时披露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相关文件。待该次董事会审议通过后,公司将及时发出召开审议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股东大会通知。 丹甫股份目前股价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已高达141倍,对应2014年的预测市盈率也达到66倍。而根据最新的Wind统计的申万国防军工板块剔除扰动数据后的2014年预测市盈率平均值仍高达87倍,不难想象,市场仍对台海借壳上市的成功予以期待。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